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部了解和研习苏州园林文化的启蒙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以苏州园林文化中直观的物质景观为背景,聚焦于楹联匾额这些文字性、文献性遗存,结合各园林不同风韵的实景,深入浅出地介绍文字联额的出处、用典、建园历史,置景意境,移步换景的高妙韵致等,并作出立体、综合的介绍和深度、细致的赏析,引导读者超越走马观花似的留念性游玩,从更高层面体会、感悟园林文化以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风范。
本书作者是我国专心致力于园林文化的著名专家,更是苏州园林研究的第一人,学养丰盈,在写作本书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在每座园林的讲说上,按照人们入院后的行走线路,结合苏州园林移步异景的文化特点,驾轻就熟地逐一介绍各个景致所见的匾联,循循善诱、娓娓道来。
作者简介
作者曹林娣,1944年生,女,江苏无锡人。196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82年初在西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今为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园林文化的教学和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一、沧浪亭 (北宋)
(一)大门
1.园门额
2.碑记厅
(二)复廊
1.面水轩
2.观鱼处·濠上观·钓鱼台
(三)假山长廊
1.闲吟亭
2.书房
3.假山西南弧形走廊半亭
4.步碕亭北面假山摩崖
5.御碑亭
(四)沧浪亭
(五)明道堂一区
1.明道堂
2.明道堂东廊口
3.明道堂西廊口
4.瑶华境界
(六)禅宗一区
1.看山楼
2.石屋
3.草书摩崖
4.曲室
(七)五百名贤祠一区
1.祠东月洞门
2.小亭
3.五百名贤祠
4.五百名贤祠北画廊形馆
(八)园西沿河一区
1.水榭
2.小轩
二、网师园 (南宋)
(一)东部住宅区
1.门厅
2.轿厅
3.扁作大厅
4.女厅
5.梯云室
(二)南部宴乐区
1.山水园小门
2.水涧
3.小山丛桂轩
4.假山
5.爬山廊
6.宜春寏(新辟牡丹园)
7.蹈和馆
8.琴室
(三)中部环池区
1.水阁
2.月到风来亭
3.竹外一枝轩
4.射鸭廊
(四)西部园中园
1.小门
2.书房
3.小亭
4.小水潭
(五)北部书房区
1.花园主厅
2.小姐楼
3.书楼
三、狮子林 (元)
(一)原祠堂
1.门厅
2.大厅(原祠堂)
(二)主 厅
1.鸳鸯厅
2.半亭
3.小方厅
4.打盹亭
(三)花园·主假山区
1.花园正厅
2.小楼
3.禅室
4.小阁
(四)花园·北区
1.古五松园
2.花篮厅
3.真趣亭
4.石舫
5.观瀑亭(湖心亭)
6.暗香疏影楼
(五)花园·西区
1.飞瀑亭
2.问梅阁
3.双香仙馆
(六)花园·南区
1.扇亭
2.文天祥诗碑亭
3.御碑亭
4.法堂
四、拙政园 (明)
(一)东部住宅
1.一字形照墙
2.轿厅门楼
3.大厅门楼
4.第三第四进庭院东月洞门
5.第三第四进庭院西月洞门
6.鸳鸯花篮厅
7.原拙政园山水园入口
8.腰门
(二)东园·归田园居
1.东园旧额(选)
2.拙政园新大门
3.兰雪堂
4.水榭
5.天泉亭
6.秫香馆
7.土山亭
8.半亭
(三)中部·拙政园
1.依廊东半亭
2.听雨轩
3.海棠春坞
4.枇杷园
5.黄石假山亭
6.玉泉井
7.远香堂
8.倚玉轩
9.廊桥
10.听松风处
11.得真亭
12.小沧浪
13.志清意远
14.净深亭
15.旱船
16.玉兰堂
17.空廊
18.见山楼
19.荷风四面亭
20.雪香云蔚亭
21.待霜亭
22.梧竹幽居
23.绿漪亭
(四)西部·补园
1.界门
2.湖石假山
3.满轩
4.塔影亭
5.留听阁
6.浮翠阁
7.笠亭
8.与谁同坐轩
9.倒影楼·拜文揖沈之斋
10.水廊钓台
11.宜两亭
五、艺圃 (明)
(一)住宅区
1.住宅前厅
2.大厅
3.馎饦斋
4.主体厅堂
(二)池周区
1.旸谷书堂
2.爱莲窝
3.池北水榭
4.延光阁西侧小屋
5.响月廊
6.朝爽亭
7.渡香桥
8.乳鱼亭
9.思嗜轩
(三)园中园
1.浴鸥
2.芹庐
3.鹤砦
六、留园 (明)
(一)中部山水区
1.门厅
2.曲廊过道
3.南墙
4.绿荫轩
5.明瑟楼
6.涵碧山房
7.闻木樨香轩
8.可亭
9.半野草堂(原在山池以北,沿界墙处,今已不存)
10.远翠阁·自在处
11.清风池馆
12.小蓬莱
13.曲谿楼
(二)东部·建筑区
1.楠木厅
2.楠木厅后院耳室
3.楠木厅东侧
4.楠木厅前庭西南楼
5.楠木厅前庭东南门宕
6.揖峰轩·石林小院
7.东园
8.鸳鸯厅
9.三峰
10.冠云楼
11.冠云台
12.冠云亭
13.盛氏家庵
14.佳晴喜雨快雪之亭
(三)北部·田园区
1.界亭
2.小桃坞
(四)西部·山林区
1.门楣
2.水榭
3.小溪尽头廊
4.射圃
5.土山
七、天平山庄 (明)
(一)天平山庄入口
1.天平山石牌坊
2.接驾亭
3.圆弧形洞门
4.正门
(二)高义园
1.乐天楼·御书楼
2.高义园第三进
3.高义园第四进
(三)赐山旧庐
1.范参议公祠
2.水园
3.咒钵庵
(四)登山道上摩崖
1.登山砖墙门
2.鸳鸯石
3.更衣亭
4.三陟阪
5.云泉精舍
6.白云亭
7.龙门
8.飞来峰
9.望枫台
10.半山亭
11.回音谷
12.中白云亭
13.上白云
14.望湖台
15.卓笔峰
(五)范公祠
1.先忧后乐坊
2.庙门
3.庙大殿
4.御碑亭
八、环秀山庄 (清)
(一)主厅区
1.有穀堂
2.环秀山庄
3.涵云阁
(二)环山区
1.飞雪泉
2.问泉亭
3.补秋舫
4.土埠方亭
5.假山
九、耦园 (清)
(一)中部住宅区
1.门厅
2.轿厅
3.大客厅
4.楼厅门楼
(二)东花园
1.书房
2.轩东半亭
3.船厅
4.长廊
5.储香馆
6.城曲草堂
7.双照楼
8.安乐国
9.还砚斋
10.受月池
11.望月亭
12.吾爱亭
13.宛虹杠
14.山水间
15.联廊两小楼
16.黄石假山
(三)西花园
1.书房
2.书房东侧小屋
3.书房西北侧小屋
4.书房南小屋
5.书画斋
十、怡园 (清)
(一)东部
1.玉延亭
2.留客处
3.四时潇洒亭
4.石舫
5.锁绿轩
6.坡仙琴馆
7.石听琴室
8.玉虹亭
9.拜石轩·岁寒草庐
(二)西部
1.月洞门
2.六角亭
3.屏风三叠
4.山洞
5.螺髻亭
6.抱绿湾
7.金粟亭
8.鸳鸯厅
9.南雪亭
10.碧梧栖凤
11.院西小屋
12.面壁亭
13.旱船
14.顾氏家祠
十一、曲园 (清末)
(一)住宅
1.大门
2.门楼
3.主厅
4.春在堂
(二)前曲园·小竹里馆
(三)后花园
1.认春轩
2.曲廊
3.曲水亭
4.回峰阁
5.达斋
6.艮宧
十二、拥翠山庄
1.抱瓮轩
2.问泉亭
3.月驾轩
4.灵澜精舍
5.送青簃
十三、退思园
(一)住宅
1.外宅
2.内宅
(二)中庭
1.坐春望月楼
2.小阁
3.迎宾室
4.岁寒居
5.旱船
(三)山水园
1.月洞门
2.水香榭
3.揽胜阁下层
4.退思草堂
5.琴房
6.眠云亭
7.菰雨生凉轩
8.辛台
9.旱船
10.九曲回廊
11.桂花厅
12.门宕
十四、虎丘
(一)虎阜禅寺山门
1.虎阜禅寺大山门
2.虎阜禅寺二山门
3.虎阜禅寺三山门
(二)虎丘前山
1.憨憨泉
2.试剑石
3.大石
4.古真娘亭
5.千人石
6.白莲池
7.二仙亭
8.三笑亭
9.花雨亭
10.六角亭
11.悟石轩
12.东土丘亭
13.东丘亭
14.剑池
15.雪浪亭
16.致爽阁
17.云岩寺塔
18.第三泉
19.冷香阁
20.五贤堂
21.望苏台
22.小吴轩
23.万家烟火
24.千顷云阁
25.平远堂
26.放鹤亭
(三)虎丘后山
1.玉兰山房
2.小武当
3.通幽轩
4.涌泉亭
5.分翠亭
6.云在茶室
7.云泉亭
8.揽月榭
(四)盆景园
1.万景山庄
2.万松堂
3.古刹客堂
4.后山小亭
(五)原塔影园
1.塔影桥
2.塔影山馆
3.白公祠
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是2021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作者曹林娣。
得书感谢您对《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