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传播思想史(修订版)

欧洲传播思想史(修订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本较完整的西方传播思想史的研究著作。传播学入门书籍,多学科渗透,开拓你的视野。

内容简介

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但传播思想的产生,却可远溯至古希腊。正如著名传播理论家E.M.罗杰斯所说,“任何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我们来自哪里?”这是传播学这一年轻而又古老的学科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本书就是这样一本溯源之书。从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学园到当代异彩纷呈的网络世界,本书试图跨越时间的藩篱、打破学科的界限,在对数代学者、哲人思想的考察中,追索传播思想在欧洲的产生、发展及嬗变,在历史脉络和广阔的人文社科背景下勾勒出一幅传播学的“世系表”。

作者简介

作者许正林,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温州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研究》首席专家,教育部“马工程”建设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市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广告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广告主研究院院长。

出版著作多部,发表论文数十篇。多年来致力于新闻传播史论、文学史论、广告史论等方面的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温州大学中文学科建设丛书 总序

绪论 思想史概念

思想史范式

欧洲传播思想的界定

传播思想史的研究

第一章 从远古到希腊:传播观念的缘起

古希腊神话:口头传播的思想

祭仪:作为最初的人的传播

语言中的传播观念

文字的出现:思想的符号

第二章 思想的言说:古希腊人的传播观

政治之学:古希腊的修辞学

逻各斯:赫拉克利特的传播观

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的对话与交际观

语言与表达:柏拉图的对话观

古希腊修辞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民主化:希腊化时期的传播观念

神学逻各斯学说:斐洛

第三章 政治之术:罗马帝国的传播观念

罗马帝国的文化策略

罗马帝国时代的传播思想

西塞罗的演说理论

第四章 中世纪:宗教文化传播的时代

中世纪的修辞学教育

中世纪言论与思想控制

巴比伦塔:《圣经》中的传播观念

中世纪宗教传播的通俗化

宗教与文化传播观念

宗教的自我传播探索

印刷术:欧洲传播的分界线

第五章 人性的觉醒:文艺复兴时期的传播观念

从神学到人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背景

文艺复兴时代的演说术

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宣传观

但丁的俗语论

培根的谣言论

马丁·路德的布道论

弥尔顿的出版自由观

公共空间的滥觞:法国沙龙与英国咖啡馆

第六章 理性与自由:启蒙时代的传播观念

信息公开:一种制度的思想起源

洛克的言论自由观与法国启蒙运动

思想交流方式:卢梭的语言起源论

法国大革命:传播的革命与革命的传播

政治传播:罗伯斯庇尔的传播观

《人权宣言》与《出版自由法》:资产阶级言论自由文本

工业革命的产物:城市和报刊

早期报刊的萌芽

17世纪的定期报刊

18世纪的英国杂志

19世纪的廉价报刊

公共舆论:市民社会的兴起

第七章 19世纪:阶级传播意识的形成

资产阶级传播意识形成的背景

工业革命与无产阶级报刊的兴起

资产阶级传播制度的建立

舆论自由:密尔的经典阐述

马克思的传播观:从交往到自由报刊论

列宁的传播观:无产阶级党报理论与新闻自由

第八章 现代传播观念: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欧洲批判理论的代表

批判理论的思想渊源

批判学派的特征

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批判

文化工业:法兰克福学派媒介批判的筹码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

法兰克福学派评价

霍克海默的大众文化论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论

机械复制:本雅明的大众传播论

单向度:马尔库塞的传播影响论

社会交往:哈贝马斯的传播论

第九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理论

伯明翰学派的特征

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主义论

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

霍尔:编码解码理论

威廉斯:文化研究的先锋

费斯克: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介传播行为理论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论

第十章 结构主义:传播的理性规则

结构主义学说谱系

索绪尔:话语体系的群体构建

列维—斯特劳斯:人类联结的结构主义观

拉康:“我”与他者认同的“镜像关系”

阿尔都塞:公意与质疑

皮亚杰:言语表达的集体制度性

罗兰·巴特:解读大众媒介神话

福柯:知识的话语构成

德里达:语言的差异与踪迹

女性主义传播批评

第十一章 符号学:解读传播密码

符号学的学说地图

叶尔姆斯列夫和雅各布森:符号的隐喻与转喻

格雷马斯:符号语义学

艾柯:代码论和符号产生论

克里斯蒂娃:意识形态符号学

卡西勒—朗格:美学符号论

巴赫金:符号学诗学与对话理论

麦茨:电影符号学

范·戴克:新闻符号论

鲍德里亚:符号消费论

第十二章 阐释学与语义学:思想传播的哲学

阐释学与神学释义学

施莱马赫:阐释循环论

狄尔泰:“精神科学”的方法

伽达默尔:作为积极理解的阐释

雅斯贝斯:密码理论

福柯:话语理论

利奇:语义学理论

第十三章 媒介理论与大众传播理论

纽曼:沉默的螺旋

布尔迪厄:场域与电视批判理论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

参考文献

再版后记

欧洲传播思想史(修订版)是202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许正林。

得书感谢您对《欧洲传播思想史(修订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史诗大陆:欧洲历史的血与火 电子书
英国旅游作家深入史诗故事发源地,与英雄人物对话,看史诗如何塑造欧洲。
中国史学思想史散论 电子书
《中国史学思想史新论》是一部关于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的文集,所收集的30篇论文是作者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该书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综合研究或专题研究,具体包括史学思想史综论和经史关系两个部分;下篇为具体研究或个案研究,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各个不同时期史学家、思想家们的史学思想,以期人们能够对中国史学思想发展史的总貌有所了解。主要内容有:关于历史动力的见解、关于史学工作的认识、史学思想研究
群星闪耀:欧洲文明的涅槃与重生 电子书
本书分类介绍近百位艺术家,全方位解读伟大的文艺复兴。
姓名论(修订版) 电子书
《姓名论》在理论层面上有突破,提出连名制中父名与子名的前后位置,最初取决于有关语言的名词性修饰语对于中心词的位置的新见解,以及形式与内容、区分与整合是姓名发展的内部规律的新理论。《姓名论》材料丰富,论据充足,行文严谨,是国内外不多见的一本专著。本著作在开拓姓名学研究新领域、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填补了空白。本著作不以罗列姓名材料为目的,而是力图在姓名学理论上有所突破,提出了“形式与内容”、“区分
诗性林语堂及其跨文化传播 电子书
本书着重研究诗性林语堂及其跨文化传播。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他却逆潮流而动,热衷于“东学西渐”,并取得前无古人的成就,成为跨文化传播的成功个案。作者认为,林语堂具有的诗性的人格魅力,在文化传播中起到了决定作用。本书以林语堂的人格特征作为切入点,研究其跨文化传播的特点,这是目前林语堂研究中的一个崭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