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对温州金融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
内容简介
自2011年10月28日起,华东政法大学国际全融法律学院师生几赴温州,希望通过实地调研来解开民间金融这一谜团。
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分,与企业、金融机构、新型金融组织的座谈会非常顺利地进行,并对若干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历经半年多时间,作者团队对于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民间借贷问题,乃至温州整个金融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就温州民间金融与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成因及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本报告由温州民间金融发展历史、温州民间金融发展现状、成因以及对策四大部分构成。
作者简介
作者罗培新,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副处长、教授、博导,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第三届“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发表过中英文论文200余篇,并出版过多部专著和译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书作者
法律与道德风险的赛跑
导论
第一篇 历史篇
引言
一、 空白期(1949—1978年)
(一)几近空白的温州经济
(二)蛰伏中的温州民间金融
(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透析
二、 发展期(1978—1994年)
(一)温州民间金融兴起
(二)温州民间金融的独特性
(三)温州民间金融兴起的必然性
(四)呼唤温州民间金融复苏:非公经济的放开与政策法规的出台
(五)同时期的珠三角(1978—1994年)
三、 放缓期(1994—2000年)
(一)温州民间金融发展放缓
(二)民间金融风险爆发
(三)温州金融秩序由乱及治
(四)“国进民退”在温州金融领域的放大效应
(五)同时期的珠三角(1994—2000年)
四、 探索期(2001—2007年)
(一)探索中前进的温州民间金融
(二)国家政策松动使温州民间金融重见曙光
(三)温州民间金融发展的持续动力:民营经济的大力发展
(四)同时期的珠三角(2001—2007年)
附录一: 温州民间金融形式及其演变历程
附录二: 温州民间金融大事记
第二篇 事实篇
引言
一、 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一)正式金融——正式融资渠道的“瓶颈”
(二)非正式金融
(三)非法集资
二、 温州民营企业面临融资困境
(一)“内忧外患”的宏观经济环境
(二)温州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内外因
三、 温州民营企业融资活跃度与融资链断裂现象
(一)活跃的温州民营企业和融资链的断裂
(二)除温州外其余地方民营企业活跃程度、融资情况
(三)温州民间借贷市场
四、 温州民间借贷引发民事、刑事案件
(一)民间借贷案件
(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案件
(三)涉及赌博、“高利贷”等非法金融的非法拘禁案件
(四)民间借贷导致的故意伤害案件
附录 法规梳理
第三篇 原因篇
引言
一、 金融体制原因
(一)垄断的间接金融体系为主导
(二)信贷体制的供与需
二、 政策性原因
(一)“四万亿”政策的后遗症
(二)房地产政策的变化
(三)税赋过重,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及国外
(四)利率未市场化
(五)个人境外投资受限
三、 监管淘汰的原因
(一)政府监管不力
(二)行政淘汰滞后
四、 温州文化因素的影响
(一)冒险精神
(二)信用文化
(三)社会关系网
五、 民间借贷存在潜在风险
(一)民间借贷的规模巨大
(二)民间借贷的利率较高
(三)民间借贷的放贷形式多样化
(四)来自借贷主体的民间借贷坏账风险
六、 民间金融危机的国际诱因
(一)国内外经济下行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
第四篇 对策篇
引言
一、 民间金融监管的思维转换和监管制度的创新基础
(一)民间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从金融监管的必要性谈起
(二)民间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选择——以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为基点
(三)民间金融监管制度安排的路径选择
二、 政府机关的思维转换与制度创新
(一)推动制度建设,逐步完善我国多元化融资体系
(二)逐步放松金融管制,通过发挥金融市场的融通功能引领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快建设地方信用体系,推动民间金融机制改革
(四)促进金融人才建设,助力地方金融改革
三、 立法与司法机关的思维转换与制度创新
(一)厘清民间金融法律规范冲突、确立明确的民间金融规制路径
(二)立法机关:出台具体性专项性法规、细化民间金融规制措施
(三)司法机关:审慎裁判,避免“非法集资罪”扩大化规制
四、 投资者的思维转换与制度创新
(一)民间金融中投资者概念的厘定
(二)境内投资和境外投资中投资者的权利义务
五、 金融企业的发展与完善
(一)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
(二)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引导民间资本规范化、阳光化
附录
温州民营企业座谈会
中信银行温州分行座谈会
慈溪市金融办、人民银行、部分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座谈会
慈溪市融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座谈会
感谢,以学术的名义
温州金融实践与危机调研报告是2013年由北京法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出版,作者罗培新。
得书感谢您对《温州金融实践与危机调研报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