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超声

血管内超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针对心血管介入医生,介绍了血管内超声这一心血管介入医生必须掌握的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由国内大部分在此领域有一定造诣的中青年专家共同参与撰写,本书的内容涵盖血管内超声的原理、技术和基本操作;在血管内超声指导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有大量章节和内容,在阐述理论的同时,更加侧重临床实际应用,侧重对手术策略的指导和使用的技巧,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结果,真正体现了血管内超声的实战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泛血管医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世界心脏联盟常务理事,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理事会理事,美国心脏病学会国际顾问。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谈家桢生命科学奖”“转化医学杰出贡献奖”和“白求恩奖章”等荣誉称号。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诊疗策略的优化与技术革新,在血管内超声技术、新型冠状动脉支架及介入瓣膜研发、复杂疑难冠状动脉疾病介入策略、冠状动脉疾病细胞治疗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他先后承担了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或SCI-E收录论文300余篇,主编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19部。担任《内科学》(第8版)、《实用内科学》(第15版)教材的主编工作,Cardiology Plus主编、Herz副主编。作为首完成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科技奖项10余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

主编简介

前言

第一篇 血管内超声历史、发展和展望

第一章 血管内超声的早期探索

第二章 血管内超声技术及应用发展

第三章 血管内超声在我国的开展与推广

第二篇 血管内超声基础

第一章 血管内超声原理

第二章 血管内超声技术

第三章 血管内超声分析软件

第三篇 超声衍生及其他腔内成像技术

第一章 虚拟组织学

第二章 背向散射积分血管内超声(IB-IVUS)

第三章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

第四章 近红外光谱成像(NIRS)

第五章 冠脉血管镜

第四篇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应用

第一章 基础读图及测量概述

第二章 原位病变定性分析

第三章 非原位病变定性分析

第四章 定量分析

第五章 血管内超声和冠脉造影对比分析

第六章 血管内超声临床常见伪像

第七章 血管内超声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指导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优势对比

第五篇 血管内超声与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

第一章 易损斑块的识别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第二章 斑块进展及消退

第三章 药物对斑块影响的研究

第六篇 血管内超声指导冠状动脉疾病介入治疗

第一章 血管内超声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作用

第二章 临界病变

第三章 左主干病变

第四章 分叉病变

第五章 钙化病变

第六章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第七章 自发性夹层

第八章 支架血栓

第九章 瘤样扩张和血栓性病变

第十章 再狭窄

第十一章 药物涂层球囊

第十二章 生物可降解支架

第十三章 移植血管

第十四章 特殊病变及其他

第七篇 冠状动脉生理功能评价

第一章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

第二章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

第三章 瞬时无波型比率(iFR)

第四章 定量血流分数(QFR)

英文缩略语

血管内超声是201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葛均波。

得书感谢您对《血管内超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高尿酸血症(第2版) 电子书
系统介绍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发展、病理生理改变、对各系统的影响及最新研究进展。
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电子书
本书介绍经食管超生的基础理论,各类心血管疾病术前诊断,术中实时监测和术毕即刻评估的应用。
超声心动图入门(第2版) 电子书
超声心动图的入门宝典,听专家简述超声心动图诊断疾病的基础知识、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业内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
颅脑与颈动脉超声诊断模板与图谱 电子书
TCD和颈部动脉超声概况介绍,各种颅内外血管疾病的诊断模板及相应的典型病例、易漏诊或误诊病例分析。
消化超声内镜疑难病诊断图解 电子书
以真实的病例为基础,展示超声内镜在诊断食管、纵膈、胃、结直肠、肝胆、胰腺、腹盆腔疾病的超声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