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中国的都市与社会(南开中古社会史工作坊系列文集)

中古中国的都市与社会(南开中古社会史工作坊系列文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探讨了中古中国城市史视野下的“空间范围”与“人的活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南开大学中古社会史工作坊系列文集的第一辑,主要围绕中古时期中国的都市生活、城市规划、社会文化进行专题讨论。

收入中、日相关学者如张学锋、妹尾达彦等专家的研究约10篇,从考古、历史等不同专业出发,揭示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都市社会的不同面相。

作者简介

编者夏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制度史、社会史、生态环境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周礼》与中古时期的城乡关系

一、前言

二、《周礼》中的城乡体制与商人

三、汉的郡县制与城内的商人

四、豪族共同体与村

结语

孙吴、东晋的都城空间与葬地

所谓“都城圈”与“都城圈社会”——代序言

一、孙吴建都之前南京地区的县邑与葬地

二、吴都建业的都城空间

三、建业周边吴晋葬地的分布及其成因

四、建业周边吴晋墓葬的形制特征

五、墓葬所见吴都建业的“都城圈社会”

六、东晋建康的都城空间

七、建康周边东晋墓地的分布及特征

八、墓志的使用与东晋流寓政权

从流寓到土著——代结语

都城与葬地——隋唐长安官人居住地与埋葬地的变迁

前言 关于生与死

结语 生死观的变迁与世俗化的发展

编制内外:唐代的“趋吏”

一、何谓“趋吏”

二、编制内外

三、京吏的进与退

东魏北齐邺城都城布局与复原研究述论

一、基于文献的东魏北齐邺城复原研究

二、基于阶段性考古成果的复原研究

三、基于研究史重新考量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

四、关于复原研究的再思考

从唐代京畿区域看中国中古城乡关系

一、阐释中国古代城乡关系的模式

二、长安城乡:“非均质”的统一体

三、“长安傲态”的形成

唐幽州城坊研究的再思考

一、唐幽州城的四至与面积

二、幽州城的“坊”

余论

王处存家族崛起与神策禁军

一、京兆万年胜业王氏与神策军

二、长安高赀、商贾与神策军

三、节度义武军的王氏

结论

拆毁与营建:唐玄宗开元时期都城景观的历史变迁

一、开元时期都城景观的历史变迁

二、开元时期都城景观的拆毁与旧政治格局的终结

三、开元时期都城景观的营建与新政治秩序的营造

结语

从兴唐观到玄真观:中晚唐长安一个道教师门的沉浮

一、贞元中的郄彝素

二、元和时期的郄彝素

三、甘露之变前的郄玄表

四、甘露之变爆发后的郄玄表

五、从兴唐观到玄真观

结语

长安与范阳:张通儒仕燕生涯

一、张通儒生平

二、张通儒与大燕政权

结论

附录“南开中古社会史工作坊:中古中国的都市与社会”会议综述

一、城乡关系:设计理念与层级区分

二、城市与葬地:都城空间下的都城圈社会

三、由城到人:都市社会中的个体与家族

结语

作者信息

编后记

中古中国的都市与社会(南开中古社会史工作坊系列文集)是2019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作者夏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古中国的都市与社会(南开中古社会史工作坊系列文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医疗社会史研究(第8辑) 电子书
上海大学历史系主办刊物,本册是第8辑。
新史学(第15卷):社会史的新探索 电子书
《新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组织策划,着眼于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史学发展的前沿,努力探索史学创新的道路。本书是第15卷,主题为“社会史的新探索”,聚焦国内社会史研究的最新进展,其中“边缘空间”收录的三篇论文以清代闽浙赣边区移民、越南的民间教派、清末东北的“马贼”为研究对象;“转型秩序”收录的三篇论文以民国时期的民党、福建民军和江苏的县官选举为研究对象;“慈善网络”以近代及抗战时期的慈善活动为研究
两汉风俗观念与社会软控制研究(南开史学青年文库)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两汉时期的风俗观念进行政治文化考察,探讨两汉风俗观念和社会软控制之间的联系。
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修订版) 电子书
意大利与中国(好望角系列) 电子书
中西文明交流史研究典范之作,全面探索中意2500年交往史,全景展现中西文明互鉴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