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时间意识现象学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胡塞尔经典意识现象学。

内容简介

在胡塞尔哲学著作中,无论在问题发生方面或者逻辑展开方面,都完全可以把《内时间意识现象学》看作是《逻辑研究》的续编。

作者简介

作者埃德蒙德・胡塞尔,德国犹太人,著名哲学家和现象学的奠基人。1859年生于普罗斯尼茨,1876年毕业于奥尔缪兹城的德国公学,以后在莱比锡、柏林、维也纳等大学先后学习过物理学、天文学、数学。他十分注重寻找他所学习的任何一门学科的根据。为此,他从天文学转向数学,又从数学转向逻辑学,最后确定效力于哲学。胡塞尔生前发表的主要著作有《算术哲学》《逻辑研究》《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以及《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的一部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说明

编者引论

A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

第一部分 1905年内时间意识现象学讲座

引论

第一章 布伦塔诺的时间起源学说

第二章 时间意识分析

第三章 时间与时间客体的构造阶段

第二部分 1905~1910年间对时间意识分析的续加和补充

附录一 原印象及其变异的连续统

附录二 当下化与想象。——印象与想象

附录三 回忆与感知的关联意向。——时间意识的诸样式

附录四 再回忆与时间客体和客观时间的构造

附录五 感知与被感知之物的同时性

附录六 对绝对河流的把握。——四重意义上的感知

附录七 同时性的构造

附录八 意识流的双重意向性

附录九 原意识与反思的可能性

附录十 时间的客体化和在时间中的事物性的 东西的客体化

附录十一 相即感知与不相即感知

附录十二 内意识和对体验的把握

附录十三 作为内在时间客体的自发统一的构造。 ——作为时间构形和绝对时间构造意识的判断

B 表明此问题发展的增补文字

〈一 引入对“清新”回忆和“再”回忆的本质区别以及关于时间意识中的内容变化与立义区别〉

〈第1号〉 对一个持续较长的变化进程之统一的 表象是如何成立的?〈直观与再现〉

〈第2号〉 时间感知的明见性、回忆等等。

〈第3号 相即的期待。〉

〈第4号〉 沉思。〈感知、回忆与期待。〉

〈第5号 作为简单行为的持续感知。〉

〈第6号 布伦塔诺与记忆的明见性问题。〉

〈第7号〉 直观、过去存在的明见性——对过去存在 的单纯表象。〈对在原生回忆中的内容变动之假设的虚假必然性。〉

〈第8号〉 通过相似而完成的相即。——对一个对象的表象与对此对象之感知的表象。〈以“逐渐淡化”的方式还被意识到的东西作为此前被感知之物的图像类似代表。〉

〈第9号〉 争论。〈回忆的当下性,被回忆之物的过去存在。〉

〈第10号〉 在原初的过去意识与再回忆之间有一个本质区别,对此问题的老的和最初的观察。

〈第11号〉 就时间客体的流逝部分而言,感知的瞬间相位具有想象的特征吗?

〈第12号 时间意识的明见性。〉

〈第13号〉 对一个时间性的东西的感知与对时间 性的感知。 [2]

〈第14号〉 直接回忆是借助于直观变异而从感知中生成的,是否可以将直观变异理解为体现内容的一种单纯变动。(布伦塔诺在这里只能当做例子。)

〈第15号〉 时间与回忆。〈现在感知、回忆感知和想象式的回忆。将这些区别移置到统觉方式之中。〉

〈第16号 能够作为当下的而在感知中被给予的东西。〉

〈第17号 变异意识的问题。〉

〈第18号〉 回忆的特征。——通过同一性完成的再现:这应当指什么? [5]

〈二 对客观时间的排除,时间课题,客体化的现象学及其窘境〉

〈第19号 完全排除与客观时间相关的所有预设。〉

〈第20号 对演替的感知是以感知的演替为前提的。〉

〈第21号 根据对同一个演替的重复当下化而做出的认识。〉

〈第22号〉 相即回忆是否可能(或如何可能)?

〈第23号〉 时间的统一性与时间的无限性。

〈第24号 对一个个体(时间)客体的感知。〈在对时间之物感知的一个相位中,我们会找到先前相位的感知显现吗?〉

〈第25号〉 相即回忆。先前的感知。——对过去的感知,尝试〈窘境〉。〈为什么清新回忆不简单地就是持续的原初感知?〉

〈第26号〉 论主要命题:感知包括了作为各自的、但不断变化的现在的“时间确定性”,而原生回忆具有这个感知之持留的含义。

〈第27号 一个纵观的尝试:基本的时间区别。自身在此与客体化。〉

〈第28号〉 声音、时间客体和在时间意识流中时间客体的每个相位的同一性。

〈第29号〉 迈农对被分配的和不被分配的对象的区分。

〈第30号 三重相位。〉

〈第31号〉 图式。〈现在立义与延展感知。〉

〈第32号〉 连续统。

〈第33号〉 斯特恩—迈农讨论的结果。

〈第34号 关于一个相互接续序列的意识的问题。〉

〈三 关于个体化的西费尔德文稿〉 [1]

〈第35号〉 时间事物作为变化或不变的同一之物所具有的统一。 [2]

〈第36号〉 〈关于〉西费尔德反思。〈时间对象的典型性、数学性和统一性。〉 [5]

〈第37号〉 时间客体。

〈第38号〉 对整个西费尔德考察方式的异议。

〈四 论立义内容—立义范式的消融〉

〈第39号〉 感知中的时间。 [1]

〈第40号〉 客体性的各个阶段。 [5]

〈第41号〉 显现与时间。体验活动与体验。意识作为复数的意识体验在其中被体验到的体验活动。

〈第42号〉 明见性。

〈第43号〉 难题。

〈第44号〉 意识的时间形式。

〈第45号 意识流的双重意向性。〉

〈第46号 将所有区别都归结为立义方式之做法的可疑性。〉

〈第47号 “内容因素”和“立义因素”与清新回忆的明见性。〉 [10]

〈第48号〉 原初的时间回移。

〈第49号 我们在现在点上同时地具有一个原生内容的连续统并且还同时地具有一个“立义”连续统吗?〉

〈第50号〉 原生的回忆变异。 [13]

〈五 这项研究的首次结束〉

〈第51号 在现象学的基本考察中的时间问题。〉

〈第52号〉 对各个进程或对各个个体(延续)对象的单纯表象。记忆感知的明见性。对被当下拥有之物的感知的明见性。

〈第53号〉 内意识的意向性。

〈第54号 意识(流)、显现(内在客体)与对象。〉

附录

引用文献索引

概念译名索引

译后记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是201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德] 埃德蒙德·胡塞尔。

得书感谢您对《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采用整体主义的研究原则与方式,把梅氏早期思想与后期思想贯穿起来全面地理解。书中对梅洛-庞蒂具身现象问题进行分析,概括了梅洛-庞蒂具身思想的研究现状;通过对胡塞尔的现象学,詹姆士和海德格尔的具身性思想的论述,返照梅洛-庞蒂所受的影响;对自然化先验现象学的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做了深入的解读;阐述了梅洛-庞蒂的本体论的肉身概念。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世界 电子书
本书为日本学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论文。
纵论意识形态问题(大字本) 电子书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在此基础上,本书在坚守党的意识形态阵地,突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指明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沉默的艺术:意识科学基础理论 电子书
本书将第一次立足于数学物理,以较明确的方式尝试回应以下大家感兴趣的问题:什么是意识?意识的生物学起源是什么?未来的机器人是否有意识?
持续专注:刷屏时代的时间管理 电子书
在本书中,作者介绍了“刷屏时代”中人们依赖手机、注意力易分散的种种现象,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专注力的方法,比如总结出对自己Z重要的事、以2小时为一组进行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有意识地为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准备合适的环境等,作者以自身经历为理论支撑,激励读者们像他一样努力提升自己的专注力、简化生活、提高效率。本书语言风趣幽默、平易近人,给读者以亲近感,能很好地帮助读者减轻手机依赖、提升专注力、进行自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