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现代化道路:历史与经验

亚洲的现代化道路:历史与经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全面讨论亚洲现代化的历史和经验。

内容简介

《第6辑·亚洲的现代化道路:历史与经验》第一部分为“复旦—北大亚洲学论坛”的稿件。此次论坛于2011年10月29日在上海崇明召开。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在论坛发言中指出,2012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诸多大国面临改选换届,这将对于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亚洲现代化的历史和经验十分有意义。《第6辑·亚洲的现代化道路:历史与经验》发表的文章有从法制方面阐述何为现代国家,有通过中日韩三国发展的比较研究来表现亚洲国家在现代化道路过程中的历史经验,还有以新加坡为例展现了小国发展的脆弱性和生存战略;有以金融业作为切入点,展示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民间金融活跃的历史图景;也有剖析社会城乡人口流动的历史为现代化道路提供经验教训;更有从日本饮食文化的嬗变中获得东亚文化走向现代更生的启示的,内容丰富,视野广泛。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前言

亚洲论坛

法制现代化与法治政府

论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民间资本的地位和作用

试论战后中日韩三国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验

近代化进程中的长江三角洲城乡人口流动

脆弱性与小国发展:以新加坡为例

多元发展:日本饮食文化在近代的嬗变给予东亚文化走向现代更生的一个启示

专题研究

东方视野中的苏格拉底申辩(上篇)——析《申辩篇》中译本的共性旨归

高桥和巳初论——文学、学术与现实、历史的叠影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人的上海认识——转机的1931年

从“绅士游览团”到“领选使”:对19世纪末东亚现代化场景的观察[1]

中国青年人时尚观受日韩流行时尚之渗透研究

史苑萌芽

历史书写与叙述政治——近代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太平天国”(1903—1952)

盘点台湾中古史研究六十年——评卢建荣《陈寅恪学术遗产再评价》

文人之殇——以“临终的眼”看待日本文化之精魂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1950年代历史教科书中的“辛亥革命”叙述[1]

附录

2010年世界能源大事记

2011年世界能源大事记

2010年国际金融大事记

2011年国际金融大事记

2010年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结项课题

2010年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课题

2011年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结项课题

2011年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资助课题

亚洲的现代化道路:历史与经验是2012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得书感谢您对《亚洲的现代化道路:历史与经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哲学省思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从哲学反思和文化重构的立场研究中国文化及其现代化关系的成果之一,内容包括: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思想家与文化传统、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等。
大汇合与大分流:大变局下的中国现代化 电子书
深刻解析世界大变局和中国现代化,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机遇。
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电子书
以“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为主题,体现了当前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各界学者探讨的热点话题,对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来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人口、健康与发展:全球化视阈与本土经验 电子书
本书主要聚焦于因全球化冲击而催生或放大的一些发展领域的机遇与挑战,其中涵括公共卫生、人口老龄化、社会性别平等与赋权妇女、遏制对妇女的暴力、艾滋病、人工流产及青少年与青年人的性与生殖健康等国际前沿议题。书中侧重于探讨国际上公认的“基石”性问题和发展“短板”,尤其关注全球化进程中遭受多重剥夺的青少年、青年、妇女和老人等弱势群体,并力图探寻能够及时有效地弥补“短板”的方法与途径。
民间体育组织:中国经验与本土治理 电子书
本书对我国民间体育组织的出现、发展、演进进行历史描述,对现实状况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