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全景展示中国道路成功密码。
内容简介
本书分别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功探索、现代化经济体系、全球化、减贫实践的中国贡献和“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全景式展示出中国道路成功背后的密码。
本书认为,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现代化建设,还是全球化的中国实践、“一带一路”倡议、减贫实践的中国贡献等,都成功突破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束缚,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道路。
作者简介
作者周文,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政治经济学会副会长。
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中国时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等10多部专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十四五”:以高水平开放形成改革发展新布局
导论 疫情大考彰显道路自信
一 枪炮 钢铁与病菌
二 中国力量
三 中国何以能
四 中国经济不会因为疫情“雨打风吹去”
五 疫情大考给世界的启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警惕西方意识形态偏见
(二)警惕逆全球化逆潮流
第一章 中国发展成就与中国奇迹
一 今天世界为什么越来越向东看
(一)中国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家底”更殷实
(二)罗素愿景在中国得到了全面实现
二 中国发展成就与中国奇迹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
(二)中国发展成就震撼世界
(三)中国成就为世界带来新变化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三次历史性伟大飞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国“富起来”
(三)中国经济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四)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 不断开辟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一)社会主义展现出全新气象
(二)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道路
(三)不断开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境界
五 新时代中国发展总方略
(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二)不断开拓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实践探索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深化与实践探索
(一)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二)新中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探索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实践探索破解了西方主流经济学“魔咒”
(一)萨伊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
(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超越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一)不能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简单等同于国家资本主义
(二)不能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标准评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西方市场经济的扬弃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有机融合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
(一)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
(二)世界经济离不开中国
(三)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
五 “国家资本主义”说辞的真相与谬误
(一)西方市场经济的衰落
(二)“国家资本主义”的谬误
(三)“国家资本主义”的真相与实质
第三章 中国道路:本质特征与制度特征
一 “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
(一)“华盛顿共识”的经验事实
(二)“华盛顿共识”的本质
(三)“北京共识”提出的意义
二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一)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中国有其历史性和客观性
(二)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
(三)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跨越发展阶段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
(四)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可以更好地有效应对复杂局面和化解风险
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以人民为中心”避免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强调利润最大化带来的矛盾与问题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资本要围绕和服务于满足人民需要,而非单纯满足自我增值需要进行运动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四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新时代经济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也是中国道路的伟大创新
五 坚持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腾飞
(二)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进步的显著特征
第四章 中国道路:现代化与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 现代化的概念与西方现代化
(一)现代化的概念
(二)西方现代化与现代化的中国经验
二 现代化是历史范畴
(一)马克思《资本论》中的现代化考察
(二)生产力发展是现代化的基础
(三)现代化的历史性与体系化
三 现代化的认识深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历程
(一)改革开放前的现代化认知
(二)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认知
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时代内涵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完善经济体制改革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
(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更高层次对外开放
五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突破和实践超越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调新发展理念
(二)现代化经济体系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产业划分
(三)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四)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生产力、生产关系良性互动的经济体系
(五)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六)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彰显中国理论特色
第五章 中国道路:全球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 全球化不是西方化
(一)全球化叙事中的欧洲中心论
(二)破除全球化认知的西方化倾向
二 全球化不是去工业化
(一)比较优势理论主导全球化存在缺陷
(二)比较优势是贸易原教旨主义
三 全球化不是完全市场化
(一)完全市场化的全球化是乌托邦
(二)全球化不能少了政府身影
四 全球化是西方崛起但并不是衰落的原因
(一)全球化是西方兴起的关键
(二)过度金融化和去工业化导致西方衰落
五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全球化已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诸多问题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化发展新理念
(三)以“共商共建共享”为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贡献
六 全球化的中国实践与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一)全球化与中国道路
(二)全球化的中国道路与世界意义
第六章 中国道路:减贫实践的中国经验与中国贡献
一 中国减贫成效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一)减贫实践的中国样本已受到全世界瞩目
(二)减贫实践的经济学理论误区与中国实践突破
二 中国减贫实践的伟大成就超越了西方对中国的认知和判断
(一)西方理论和实践解决不了贫困问题
(二)减贫实践的中国方案与中国经验
三 新时代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
(一)立足马克思反贫困理论
(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三)政府主导扶贫开发发展战略
四 中国减贫实践开拓了国际化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新境界
(一)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使命
(二)消除贫困的中国担当
五 中国减贫经验为世界提供有益借鉴
(一)坚持把发展作为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为世界减贫实践提供中国样本
(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汇聚减贫合力的关键,为世界减贫实践提供中国借鉴
(三)精准扶贫让减贫科学有效,为破解世界减贫困境提供新思路
(四)产业扶贫强化减贫自生能力,为世界减贫实践提供新模式
(五)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增强减贫内生动力,为世界减贫实践提供新理念
(六)全社会行动协同形成磅礴之势推进减贫,开辟世界减贫实践新境界
六 精准扶贫思想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贡献
(一)开拓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道路
(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经验
(三)开拓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国际化新境界
第七章 中国道路与“一带一路”倡议
一 “一带一路”倡议造福世界
(一)开放发展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经验
(二)“一带一路”倡议适应生产力发展变化
(三)“一带一路”倡议愿景目标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二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实现全球经济合作共赢
(一)“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是互联互通
(二)“一带一路”倡议宗旨是合作共赢
三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实现要素资源全球分工
(一)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二)“一带一路”倡议提升沿线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力
四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改善全球治理结构
(一)消除经济全球化中的区域集团化
(二)“一带一路”倡议加速经济一体化
五 “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中国担当
(一)“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二)“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提供新模式
六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回应”和“中国方案”
(一)“一带一路”倡议破除全球化经济“板块论”
(二)“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了化解世界经济危机应对的新思路
(三)“一带一路”倡议增强了各国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平等主体性
七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非合作
(一)中非合作不需要用“西方中心论”来评判
(二)非洲发展不需要遵循西方模式
(三)“一带一路”倡议不但有利于非洲发展,更有利于世界发展
(四)“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非合作共赢
第八章 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
一 国家治理能力是中国发展的根本
(一)出色的领导力是国家治理的根本和核心
(二)强大的制度执行力是国家治理的关键
(三)出色的资源动员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四)高效的应对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是国家治理的关键
二 中国道路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中国经验
(一)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二)不断开辟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新境界
(三)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四)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
三 中国道路开拓现代化新途径
(一)西方现代化霸权的历史终结
(二)西方新自由主义理论开错“药方”
(三)西方应当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
(四)现代化必须走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
(五)中国道路可资借鉴
(六)中国道路为世界未来共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七)中国道路推动人类社会共同进步
四 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
(一)中国快速发展证明制造业乃强国之本
(二)中国发展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展示了成功发展的范例
(三)中国发展在经济学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后记
中国道路:现代化与世界意义是2021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文。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道路:现代化与世界意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