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渔业战争和环境变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近代中国的渔业战争和环境变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穆盛博经典作品,填补中国环境史民国时期的空白。

内容简介

减轻因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而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是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挑战,本书提出,为解决当今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好地认识历史上人们是如何引起、理解和应对环境发生的改变的,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全书探索了中国最重要的海洋渔场——舟山海洋区域内社会与环境间的互动,时间从19世纪间这些岛屿出现移民潮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区域中商业价值最高的鱼类濒临灭绝为止。

这部舟山渔场史阐述了一个长期的环境系统的演变过程,交叉分析了地区、区域、跨国界的生态化趋势。

作者简介

作者穆盛博(Micah S. Muscolino),1977年生,美国加利福尼亚人。研究方向是近代中国环境史。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毕业,历任加州圣玛丽学院助理教授、乔治城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现任英国牛津大学历史系教授兼默顿学院导师。2009年出版环境史专著Fishing War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本书填补中国环境史民国时期的空白。近年来,穆盛博的研究内容是“抗战时期华北环境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导论

公地问题

“公共池塘”资源和中国环境史

本书章节概述

跟踪水下的生态变化:方法论及资料

第一章 清朝晚期的移民、市场和海洋生活

海洋环境

迁移的渔场增长

海边集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组织与渔业规范,1800—1911

渔 帮

地方宗教和资源管理制度

渔业公所

渔业公所和地方秩序的维护

海盗的生态状况和地方安全

移民、军事化和资源竞争

精英关系网和争端调解:奉化渔民和辛亥革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开发海洋:扩张与改革,1904—1929

20世纪早期舟山捕鱼业

经济整合的动力

冲突和调解

张謇和近代渔业管理的开端

民国早期的现代渔业管理

合理调整渔业组织

民国时期的渔业立法,1922—192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日渔权纠纷,1924—1931

近代中国银行和舟山捕鱼业

渔业扩张的生态维度

向嵊泗列岛一带的渔场扩张

中国东海的日本机械化渔场

中日渔场冲突,1925—1927

国际法中有关领海的阐述

护渔和财政收入

国民政府渔业行政机构的演变

南京十年,1927—1937中日捕鱼纠纷

环境后果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乌贼网捕笼捕之争

乌贼的生态情况

嵊泗列岛与江苏方面的渔业管理计划

乌贼笼捕

渔场管理中出现的是与非

为鱼而战

乌贼纠纷诉诸法律

渔业政策科学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渔业战争:浙江-江苏边界冲突,1935—1945

江苏商业税

嵊泗列岛中的行政管理

护渔和渔费

宁波渔业警察

20世纪30年代中期环境的改变

省际竞争渔业税

划界争端

正视有效的开发

中日战争期间的舟山渔场

本章小结

后记 政策的连续与中断

参考文献

近代中国的渔业战争和环境变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2015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穆盛博。

得书感谢您对《近代中国的渔业战争和环境变化(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研究(第2辑) 电子书
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二辑。
近代中国宗教文化史研究(上、下) 电子书
近代中国宗教文化互动融合研究,具重要学术价值。
权力与媒介: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传播 电子书
通过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近代中国媒介与权力关系的变迁。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电子书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
重审中国的“近代”:在思想与社会之间(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 电子书
回顾近四十年来的中国历史学,社会史兴起于前十年,概念史凸显于后十年。社会史探究文本背后的情境,概念史聚焦于文本的语言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