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飞机系统安全性:初始适航合格审定评估》介绍了飞机合格审定过程中安全性评估和研制保证等内容。
《飞机系统安全性:初始适航合格审定评估》以满足FAR/CS/CCAR25.1309条款的要求为目的,以航电显示系统为示例,为读者开展并管理系统安全性评估提供了实用的指南。
《飞机系统安全性:初始适航合格审定评估》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适航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与教师的参考书,还可供航空器设计、制造、运营和适航管理人员及所有对航空安全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章节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系统安全性评估概述
1.1.1 背景
1.1.2 系统安全性评估目的
1.1.3 系统安全性评估的目标
1.1.4 系统安全性评估范围
1.2 进行系统安全性评估
1.2.1 过程建模
1.2.2 步骤1:确定评估范围
1.2.3 步骤2:制定安全性评估策略
1.2.4 步骤3:确定安全性目标
1.2.5 步骤4:实施安全性评估策略
1.2.6 步骤5:提出建议与限制
1.3 FAR/CS2×.1309规章内容
1.4 案例分析
1.4.1 概述
1.4.2 传统系统描述
1.4.3 升级系统的描述
参考文献
第2章 安全性评估策略(目标结构标示法)
2.1 概述
2.1.1 背景
2.1.2 目标结构标示法论证的目的
2.1.3 目标结构标示法论证的范围
2.2 用目标结构标示法进行安全性论证
2.2.1 目标结构标示法的符号
2.2.2 过程的建模
2.2.3 步骤1:定义目标
2.2.4 步骤1a(和步骤3a):在背景中的目标研究(如果需要)
2.2.5 步骤2:实现目标的策略
2.2.6 步骤2a:在背景中的策略研究(如果需要)
2.2.7 步骤3:定义清晰的目标
2.2.8 步骤4:确定解决方案
2.2.9 步骤4a:说明解决方案的背景(如果需要)
2.3 案例分析
2.3.1 CS25.1309的案例分析
2.3.2 CS25.1309的安全性准则
2.3.3 FAR25.1309的案例分析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功能危险性评估
3.1 概述
3.1.1 背景
3.1.2 功能危险性评估的目的
3.1.3 功能危险性评估的目标
3.1.4 功能危险性评估的范围
3.2 开展功能危险性评估
3.2.1 第一步:定义功能危险性评估的范围
3.2.2 步骤2:评估功能失效模式
3.2.3 步骤3:衍生安全性目标
3.2.4 证明已达到安全性目标
3.3 案例分析
3.3.1 飞机级第1步:定义FHA的范围
3.3.2 飞机级第2步:评估功能失效模式
3.3.3 飞机级第3步:衍生安全性目标
3.3.4 飞机级第4步:证明能达到安全性目标
3.3.5 系统级第1步:定义飞机功能
3.3.6 系统级第2步:评估功能失效模式
3.3.7 系统级第3步:衍生安全性目标
3.3.8 系统级第4步:证明可达到安全性目标
3.4 讨论
3.5 总结
3.5.1 优点
3.5.2 限制
参考文献
……
第4章 故障树分析
第5章 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
第6章 共模分析
第7章 特定风险分析
第8章 区域安全性分析
第9章 研制保证
第10章 安全性评估中的机组差错
第11章 持续安全性
缩略语
定义
飞机系统安全性:初始适航合格审定评估是2019年由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英]杜安·克里津格。
得书感谢您对《飞机系统安全性:初始适航合格审定评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