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阐述生态文明哲学基础,涵盖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三个维度,探讨人类文明转型与环保意识。

内容简介

本书从自然观、历史观、价值观三个维度,深入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自然观的历史演进形成现代科学的有机论世界观,给生态文明奠定了哲学基础;以唯物史观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为应对工业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而提出的时代问题,人类文明转型却是历史发展的趋向;环境伦理思想在现代环境保护意识觉醒之中不断发展、完善和体系化,成为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基础。

20世纪以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逻辑产生的生态负效应的社会批判,为科学、理性地驾驭资本、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理论借鉴。

作者简介

作者徐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环境哲学、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教学和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北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序言

导论

第一章 生态文明的自然观哲学基础

第一节 中国古代天人观

第二节 古希腊物活论自然观

第三节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第四节 现代有机论自然观

第二章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发展观反思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文化特质和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哲学探索

第三章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基础

第一节 中国古代朴素生态伦理的思想价值

第二节 对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反思

第三节 生态伦理价值观的兴起和发展

第四章 对资本逻辑生态负效应的社会批判

第一节 资本的双重逻辑及其生态影响

第二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破坏自然的批判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生态批判

第四节 理性驾驭资本,缓解生态危机

第五章 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

第一节 文明的起源和兴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二节 生态文明的理论阐释

第三节 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是202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徐春。

得书感谢您对《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环境生态文明教育 电子书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新要求。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意识形态的学习。《环境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化·生态意识与生态文明建设 电子书
本书基于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与机制建设,探讨构建生态文化建设与公众生态意识提升良性互动机制的理论和实践途径:一是分析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理论体系及其理论内涵,阐释生态文化发展及其教化功能;二是研究当前我国公众生态意识的理论内容、构成要素与生成机制,揭示我国公众生态意识培养目标及现实发展状况;三是研究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公民生态意识提升机制的构建与优化,阐述生态文化建设与公众生态意识提升互动机制的内在机理
侵权法的哲学基础 电子书
本书主要内容涵盖两个方面:第一,侵权法的哲学基础是由人性奠定的,需要从人性中找寻制度的表达方式;第二,侵权法中蕴含丰富的道德元素以及那些被相信可以作为侵权法规范的正义观念,为其提供了实质性的哲学基础;社会事实是侵权法抽取其生命之液的秘密根茎,生活世界给予其真实的内涵和正当性基础;关于侵权法的未来:在哲学关照下思考侵权法塑造理想社会和人的品性的社会担当,并在适可的边界令其收敛起生硬而冰冷的面孔。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电子书
本书从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运用马克思工业化和物质变换等理论,借鉴“西方生态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环境双赢等理论,通过对传统工业化及其道路的反思,立足于中国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专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揭示我国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论证二者协调发展的可能性、现实性、制约性及实现途径。
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 电子书
土地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学科,它的主体是土地科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土地生态学以土地———这一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在土地上的传输与交换,通过生物、非生物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运用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土地生态结构和功能、土地生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土地生态格局,为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