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文明新时代

中国生态文明新时代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全面系统地梳理和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

在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实现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构成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本书立足于客观事实和材料,如实介绍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与现状、成就与经验;从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全球维度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和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坚持绿色发展之路、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等方面,考察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没的新进展和新成就。

这种逐一呈现的方式,有助于读者深刻了解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概貌和走向。

作者简介

作者张云飞,内蒙古丰镇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出版《跨越“峡谷”——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专著)等各类学术著作30余部,发表《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特征》等学术论文15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1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第1节 新中国绿色建设的探索期

第2节 生态文明领域基本国策的确立期

第3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期

第4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期

第5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攻坚期

第2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

第1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维度

第2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经济维度

第3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维度

第4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维度

第5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社会维度

第6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维度

第3章 坚持绿色发展之路

第1节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根据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要求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意义

第2节 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一、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根据

二、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举措

三、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成效

第3节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一、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根据

二、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举措

三、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成效

第4节 促进开发布局和经济布局绿色化

一、促进开发布局和经济布局绿色化的根据

二、促进开发布局和经济布局绿色化的举措

三、促进开发布局和经济布局绿色化的成效

第5节 促进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化

一、促进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根据

二、促进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化的举措

三、促进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成效

第6节 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绿色化

一、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绿色化的根据

二、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绿色化的举措

三、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绿色化的成效

第4章 大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第1节 大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一、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的主要依据

二、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的主要任务

三、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的主要举措

第2节 大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一、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的主要依据

二、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三、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的主要举措

第3节 大力构建目标责任体系

一、构建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体系的主要依据

二、构建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体系的主要任务

三、构建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体系的主要举措

第4节 大力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上)

一、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主要依据

二、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主要任务

三、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主要举措

第5节 大力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下)

一、建立环境治理体系的主要依据

二、建立环境治理体系的主要任务

三、建立环境治理体系的主要举措

第6节 大力构建生态安全体系

一、建立生态安全体系的主要依据

二、建立生态安全体系的主要任务

三、建立生态安全体系的主要举措

第5章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第1节 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进程

一、全球生态治理的初始参与阶段

二、全球生态治理的全面参与阶段

三、全球生态治理的深度参与阶段

四、全球生态治理的积极引领阶段

第2节 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原则

一、坚持民主、公平和正义原则

二、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三、坚持共商、共建和共享的原则

第3节 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中国方案

一、全球生态治理需要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二、全球生态治理需要兼顾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

三、全球生态治理需要平衡话语权与大国责任担当

第4节 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国家战略

一、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

三、建设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四、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

五、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第5节 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美好愿景

一、做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参与者和引领者

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中国生态文明新时代是202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云飞。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生态文明新时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环境生态文明教育 电子书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新要求。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意识形态的学习。《环境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电子书
本书从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运用马克思工业化和物质变换等理论,借鉴“西方生态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经济环境双赢等理论,通过对传统工业化及其道路的反思,立足于中国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性,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专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揭示我国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论证二者协调发展的可能性、现实性、制约性及实现途径。
生态文化·生态意识与生态文明建设 电子书
本书基于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与机制建设,探讨构建生态文化建设与公众生态意识提升良性互动机制的理论和实践途径:一是分析中国特色生态文化理论体系及其理论内涵,阐释生态文化发展及其教化功能;二是研究当前我国公众生态意识的理论内容、构成要素与生成机制,揭示我国公众生态意识培养目标及现实发展状况;三是研究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公民生态意识提升机制的构建与优化,阐述生态文化建设与公众生态意识提升互动机制的内在机理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大文化行动:2016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生态文化主题论坛讲演集 电子书
本书为2016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生态文化主题论坛的演讲集。这些演讲围绕“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大文化行动”主题,从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下的文化变革、非遗保护理念解读、生态文化与环境法治、生态文化与创意营造等多元视角解读了文化在生态文明新时代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指出生态文化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美丽中国的县域样本:福建长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电子书
我国治理水土流失的典范福建省长汀县曾是南方红壤地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区域之一。而长汀人民在长期的治理水土流失工作中创造了富有特色的“长汀经验”,并提出建设业兴民富、山清水秀、风淳韵美、和谐宜居、幸福安康的生态家园的目标,推动从生态治理向建设生态家园的转型升级。本书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对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过程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对“长汀经验”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对长汀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