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全面系统地梳理和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也进入了新时代。
在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实现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构成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本书立足于客观事实和材料,如实介绍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与现状、成就与经验;从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全球维度出发,全面系统地梳理和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坚持绿色发展之路、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等方面,考察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没的新进展和新成就。
这种逐一呈现的方式,有助于读者深刻了解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概貌和走向。
作者简介
作者张云飞,内蒙古丰镇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思想等方面的研究。出版《跨越“峡谷”——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专著)等各类学术著作30余部,发表《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方法论特征》等学术论文15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1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第1节 新中国绿色建设的探索期
第2节 生态文明领域基本国策的确立期
第3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期
第4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期
第5节 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攻坚期
第2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
第1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维度
第2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经济维度
第3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维度
第4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维度
第5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社会维度
第6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全球维度
第3章 坚持绿色发展之路
第1节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根据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要求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意义
第2节 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一、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根据
二、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举措
三、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成效
第3节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一、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根据
二、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举措
三、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成效
第4节 促进开发布局和经济布局绿色化
一、促进开发布局和经济布局绿色化的根据
二、促进开发布局和经济布局绿色化的举措
三、促进开发布局和经济布局绿色化的成效
第5节 促进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化
一、促进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根据
二、促进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化的举措
三、促进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化的成效
第6节 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绿色化
一、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绿色化的根据
二、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绿色化的举措
三、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绿色化的成效
第4章 大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
第1节 大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一、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的主要依据
二、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的主要任务
三、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的主要举措
第2节 大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
一、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的主要依据
二、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
三、构建生态经济体系的主要举措
第3节 大力构建目标责任体系
一、构建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体系的主要依据
二、构建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体系的主要任务
三、构建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体系的主要举措
第4节 大力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上)
一、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主要依据
二、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主要任务
三、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主要举措
第5节 大力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下)
一、建立环境治理体系的主要依据
二、建立环境治理体系的主要任务
三、建立环境治理体系的主要举措
第6节 大力构建生态安全体系
一、建立生态安全体系的主要依据
二、建立生态安全体系的主要任务
三、建立生态安全体系的主要举措
第5章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第1节 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进程
一、全球生态治理的初始参与阶段
二、全球生态治理的全面参与阶段
三、全球生态治理的深度参与阶段
四、全球生态治理的积极引领阶段
第2节 中国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原则
一、坚持民主、公平和正义原则
二、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三、坚持共商、共建和共享的原则
第3节 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中国方案
一、全球生态治理需要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二、全球生态治理需要兼顾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
三、全球生态治理需要平衡话语权与大国责任担当
第4节 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国家战略
一、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二、打造绿色“一带一路”
三、建设核安全命运共同体
四、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
五、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第5节 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的美好愿景
一、做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者、参与者和引领者
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中国生态文明新时代是202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云飞。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生态文明新时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