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为已故诗人昌耀的评论性传记。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时代风云和青海地理山河为背景,综合昌耀生前所提供的家世文书、重要信件、手稿资料,及其与本人交往的丰富信息,还原了昌耀传奇性的一生。
第三版在前两个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昌耀在河北荣军学校从事诗歌创作伊始,与河北省文联及《河北文艺》的来往信息等新的资料,以其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作者亲历的现场信息、史论结合的学术视野、知人论事式的深度评述,展示了诗人昌耀最终命运走向的端倪。
本书选录的昌耀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诗歌生动可感,不仅深刻揭示出诗人昌耀独特的禀赋,还勾勒出诗人昌耀作为当代中国一位少有的大诗人,虽历经太多孤寂和苦难,灵魂中却充满爱和良知的令人感喟的一生。
作者简介
作者燎原,生于1956年,本名唐燎原。当代诗歌批评家,威海职业学院教授。著有中国西部诗歌专论《西部大荒中的盛典》,诗集《高大陆》,批评随笔集《地图与背景》,以及《一个诗评家的诗人档案》《海子评传》《昌耀评传》等专著多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三版说明
在谦卑而清澈的光亮中现身(首版序言)
一 “从小就闯入社会的孩子”
1. 空城堡中的幼主
2. 宗祠私塾的读书郎
3. 从县立中学到投笔从戎
二 朝鲜战场
1. 战火中的少年
2. 《人桥》与最初的写作
三 河北荣军学校
1. 背景:王氏家族的衰败
2. 从桃源到北京的家族迁徙
3. 崭露头角的诗坛新秀
4. 蓬勃的青春渴望爱情
5. 到远方去
四 初到青海
1. “寂壁乡山”
2. 那时节,“我的诗运是亨通的”
3. 进入青海省文联
4. 第一部书:《花儿与少年》
5. 《最初的歌》与初到青海的歌
6. 渐进中的民俗学气质与民谣风
五 头戴荆冠
1. 以诗罹祸
2. 家书中的“问题少年”
3. 栽入“右派”罗网
六 流寓边关的诗人
1. 日月山下的放逐
2. 炼钢炉前无产者诗人的梦幻
七 大山的囚徒
1. 藏龙卧虎的八宝农场
2. 新垦地上的磨镰人
3. “那些日子我们因饥馑而恍惚”
4. “这样寒冷的夜……”
5. 天籁萦回的风景写生小品
八 申诉之路
1. 落魄青海的精英者群
2. 投向北京求助的信鸽
九 走出祁连山
1. 土伯特的女儿们
2. 八宝农场焚书的大火
十 流徙新哲农场
1. 沙尘暴统治的荒原
2. 北国天骄的义子
3. “冰河与红灯谨守着北方庭除”
4. 西羌雪域的五口之家
5. 告别荒原
十一 否极泰来的1979
1. “归来者”峥嵘亮相
2. 寒春中裹着冰甲的红梅
3. 被改写的旧作
4. 流放四部曲
十二 “负荷着孩子的哭声赶路”
1. 清寒之家的苦乐
2. “赞美:在新的风景线”
十三 西部大时空的史记
1. “所思:在西部高原”
2. 西部,“更是一种文学气质”
3. “亚当型巨匠”的金字塔建造
十四 荒诞生存中的百年焦虑
1. “你的一页电报摊开,早被强意奸淫”
2. 诗集出版反复受挫
3. “昴哀窕岛冈桑”
十五 来自外省的致意
1. “读你的诗,总有神交已久的感觉”
2. 各地青年诗人们的造访
3. “太阳城”投来的光束
十六 听候召唤:赶路
1. “一个挑战的旅行者行走在上帝的沙盘”
2. 落日中矗立的《哈拉库图》
十七 婚变:日暮天际的火烧云
1. 夫妻关系中的裂纹
2. 头戴便帽从城市到城市的造访
3. 日暮天际的火烧云
十八 无家可归的大街看守
1. 解除婚约
2. “篁:我从来不曾这么爱”
3. H,西岭雪山诗会上的风景
4. 入赘穆斯林平民院落
十九 “地底如歌如哦三圣者”
1. 鲁迅《野草》的投影
2. 底层世界的超凡众生
二十 一个中国诗人在俄罗斯
1. 世纪末涛声中驶向深海
2. 在俄罗斯,灵魂与肉体的浸礼
二十一 生命中最后的日子
1. 音乐路
2. 身患绝症与《昌耀诗文总集》
3. 在桂冠与情义的潮水中
4. 太阳说:来,朝前走
二十二 补记
昌耀评传(第三版)是2023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燎原。
得书感谢您对《昌耀评传(第三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