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史

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相对系统和完整的古代海洋文学史研究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在充分吸收有关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十多年来所搜集的古代海洋文学的文献(包括海洋地方性文献),以时代变迁为经,以海洋小说、海洋散文和海洋诗词歌赋为纬,梳理、分析和描述从先秦至晚清的中国海洋文学发展脉络,力图总结、提炼它的规律性因素。

作者简介

作者倪浓水,男,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言 中国古代海洋文学的研究论域和文学史维度

一 中国古代海洋文学的论域范围

二 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史研究的学术基础

三 中国古代海洋文学研究的文学史维度

四 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史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

五 一些术语说明

第一章 先秦先声:中国海洋文学的瑰丽起笔

第一节 《山海经》:中国海洋文学的母题摇篮

一 《山海经》的“海洋文学之祖”定位

二 《山海经》里的海洋叙事母题

第二节 《列子》中的海洋书写

一 《列子》塑造了海洋神人形象

二 《列子》继承和发展了“海洋神仙岛”的思想

三 《列子》里比较完整的海洋叙述文本

第三节 《庄子》中的海洋叙事

一 海洋神人形象的进一步丰满

二 “海洋”意象的壮观描述

本章结语

第二章 汉魏峰浪:海洋想象与海洋仙道文学的发展

第一节 《神异经》《海内十洲记》中的海洋想象

一 《神异经》中的海洋书写

二 《海内十洲记》中的海洋神仙岛想象

第二节 张华《博物志》中的海洋叙事

一 清醒的“海疆”意识

二 对《山海经》《神异经》等海洋书写的传承

三 瑰丽奇幻的“八月槎”

四 “南海鲛人”开启了“鲛人”书写的先河

第三节 《拾遗记》《异苑》和《述异记》中的海洋书写

一 王嘉《拾遗记》中的海洋意象

二 刘敬叔《异苑》中的涉海书写

三 任昉《述异记》中的海洋书写

四 魏晋时期其他涉海叙事

第四节 汉魏六朝时期的海洋抒情

一 班彪《览海赋》、王粲《游海赋》和曹丕《沧海赋》

二 木华及两晋海赋

三 南朝张融《海赋》

四 曹操《观沧海》等海洋诗歌创作

本章结语

第三章 大唐气象:中国海洋文学“传奇海洋”的多方面构建

第一节 段成式《酉阳杂俎》中的海洋异事异物异人书写

一 《酉阳杂俎》涉海“域外”异事

二 《酉阳杂俎》里的海洋异物

三 被誉为“中国版灰姑娘”的“异人叶限”

第二节 唐和五代时期其他海洋书写

一 戴孚《广异记》里的涉海叙述

二 李肇《唐国史补》和张读《宣室志》等中的海洋叙写

三 唐代其他涉海叙事作品

四 五代时期的海洋书写

第三节 唐代海洋散文和辞赋

一 韩愈《南海神庙碑》

二 柳宗元《招海贾文》和陈子昂《禜海文》

三 唐代的海洋赋文

第四节 唐朝的海洋诗歌

一 唐诗中“深入海洋”的“在场”歌咏

二 对于“海洋人”的深切关注

三 聚焦“精卫填海”等的寄寓之作

四 唐诗中的其他海洋歌咏

本章结语

第四章 大宋海谣:海洋文学书写的现实性发展(上)

第一节 《太平广记》中的海洋叙事

一 《太平广记》海洋叙事的主要内容

二 《太平广记》海洋叙事的文学艺术价值

第二节 《萍洲可谈》《夷坚志》中的海洋叙事

一 朱彧《萍洲可谈》中的广州“市舶司”“海舶”和“蕃人”

二 洪迈《夷坚志》中的海洋人形象

第三节 周密《齐东野语》《癸辛杂识》中的海洋书写

一 《齐东野语》中的海洋书写

二 《癸辛杂识》中的海洋书写

第四节 宋代其他海洋叙事

一 李石《续博物志》中的涉海书写

二 徐铉《稽神录》和钱易《南部新书》的涉海叙事

三 刘斧《青琐高议》和杨亿《杨文公谈苑》等中的涉海叙事

四 张邦基《墨庄漫录》和郭彖《睽车志》等中的涉海叙事

本章结语

第五章 大宋海谣:海洋文学书写的现实性发展(下)

第一节 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的“航海”纪实

一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的“海道”

二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的“海船”

第二节 周去非《岭外代答》中的“南海”叙写

一 《岭外代答》中的南海“地理门”

二 《岭外代答》中的南海“外国门”

第三节 《梦溪笔谈》《文昌杂录》《清波杂志》等中的海洋纪实

一 沈括《梦溪笔谈》中的高丽屯罗岛人

二 庞元英《文昌杂录》中的“诸蕃”

三 周煇《清波杂志》中的海洋纪实

第四节 宋代的海洋诗赋

一 柳永的《鬻海歌》和苏轼的海洋诗作

二 陆游的海洋诗咏和杨万里的《南海诗集》

三 宋代其他诗人的海洋诗作

四 宋代的海洋赋文

本章结语

第六章 金元涟漪:现实性海洋文学的进一步繁荣

第一节 金元笔记中的涉海叙事

一 元好问《续夷坚志》中的涉海作品

二 姚桐寿《乐郊私语》中的“海盐海事”

三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的海洋纪实

四 孔齐《至正直记》中的海洋人工养殖记载

第二节 金元时代纪实性海洋散文

一 宋濂等《元史》中对于“海运”的历史性记叙

二 罗愿《尔雅翼·释鱼》中的海洋生物书写

三 汪大渊《岛夷志略》对域外海洋世界的考察纪实

四 吴莱《甬东山水古迹记》对舟山群岛的考察纪实

第三节 元杂剧《张生煮海》中的海洋爱情演绎

一 《张生煮海》中的海洋因素

二 《张生煮海》中的“古老”海洋认知

三 《张生煮海》“煮”海情节的象征意义

第四节 金元时代的海洋诗歌

一 元初的海洋政治诗

二 宋无航海诗歌专集《鲸背吟集》

三 元代的“普陀山诗”和其他海洋诗作

四 元代的海洋赋文

本章结语

第七章 明时海月:海洋文学的全面发展(上)

第一节 明代笔记文学中的海洋记叙

一 都穆《都公谭纂》和陆粲《庚巳编》中的海洋志怪

二 黄瑜《双槐岁钞》和顾起元《客座赘语》中的“历史影踪”

三 陆容《菽园杂记》中的涉海叙事

四 朱国桢《涌幢小品》中的海洋叙述

第二节 冯梦龙的海洋小说

一 《情史》中的超现实海洋书写

二 《情史》中的海岛孤女书写

三 《喻世明言·杨八老越国奇逢》中的涉倭叙事

第三节 凌濛初的海洋叙事

一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中的涉海叙写

二 《叠居奇程客得助,三救厄海神显灵》中的涉海叙事

第四节 《西游记》等神魔小说中的海洋叙事

一 吴承恩《西游记》中的海洋叙事

二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的海洋叙事

三 《东游记》中的“八仙闹东海”叙事

本章结语

第八章 明时海月:海洋文学的全面发展(下)

第一节 “西洋三书”中的海外地区叙写

一 马欢《瀛涯胜览》中的海外地区叙写

二 费信《星槎胜览》中的海外地区叙写

三 巩珍《西洋番国志》中的海外地区叙写

第二节 黄衷《海语》和屠本畯《闽中海错疏》

一 黄衷《海语》的“南海书写”

二 屠本畯《闽中海错疏》中的海洋生物记叙

第三节 张岱等人的海洋散文

一 张岱的海洋散文

二 王慎中《海上平倭记》中的海战信息

三 屠隆《补陀洛伽山记》及尹应元《渡海纪事》

第四节 明代的海赋和海洋诗歌

一 明代的海赋

二 明代的“戎海”诗

三 明代的“望海”诗

本章结语

第九章 清海回波:海洋文学的纪实余波与志怪回潮

第一节 《聊斋志异》和“《聊斋》剩稿”中的海洋书写

一 《夜叉国》:“温情海洋”书写的典范

二 《仙人岛》:“美丽海洋”的智慧型体现

三 《罗刹海市》:“美”“丑”颠倒和文化交流的喻证

四 《聊斋志异》其他海洋叙事

五 “《聊斋》剩稿”《萤窗异草》中的“落花岛”

第二节 《续太平广记》等中的海洋志怪书写

一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和褚人获《坚瓠集》中的海洋书写

二 王椷《秋灯丛话》中的海洋志异

三 沈起凤《谐铎》中的海洋志怪

四 袁枚《子不语》中的涉海书写

第三节 清代其他笔记著作中的海洋记叙

一 钮琇《觚剩》中的海洋书写

二 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中的异国和异海书写

三 屈大钧《广东新语》中的南海书写

四 梁章钜《浪迹丛谈》和朱翊清《埋忧集》中的海洋书写

第四节 清代的海洋诗赋

一 清代的海赋

二 顾炎武、张煌言的“抗清”诗

三 清代的海氛诗

四 清代的海错诗

本章结语

第十章 晚清异响:海洋域外叙事与海洋政治寄寓

第一节 《海录》《希夷梦》和《海游记》中的海洋想象

一 谢清高《海录》中的海外世界叙事

二 汪寄《希夷梦》中的海洋国家梦

三 观书人《海游记》中的海国书写

第二节 王韬海洋叙事的多方面构建

一 王韬的海洋探求叙事

二 王韬的“海外空间”叙事

三 王韬的政治性海洋叙事

第三节 《咫闻录》《镜花缘》《常言道》中的海洋书写

一 《咫闻录》中的南海书写

二 李汝珍《镜花缘》中的海洋方国建构

三 落魄道人《常言道》中的“海洋君子国”营造

第四节 晚清海洋政治想象叙事

一 刘鹗《老残游记》中的海洋政治象征

二 宣鼎《北极毗耶岛》中的“东西文化讽喻”

三 老骥氏《大人国》中的“海洋霸权”想象

四 《狮子吼》中的“海洋政治想象”

本章结语

余论 世界海洋诗学视野下的中国海洋文学

一 观海:曾经中西共有的“近海文学”现象

二 “智力”和“想象力”:中西方不同的海洋诗学传统

三 中西方海洋叙事艺术的不同特质

四 海洋升华:中西方共同的海洋书写发展形态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史是2022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倪浓水。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综合教程 电子书
本书以著名作家和作品为纲介绍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分为五个编章,包括:第一个十年文学(1917-1927),第二个十年文学(1927-1937),第三个十年文学(1937-1949),工农兵文学和新启蒙文学等。
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有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的文集。
中国古代异闻录 电子书
作者呼延云于历史档案馆查考历史档案并结合1000多部明清名人笔记,将许多载于史册的历史谜案重新演绎,抽丝剥茧,利用现代刑侦手段,重新将历史事实摆在人们面前。
中国古代戏曲研究文集 电子书
中国古典传统戏曲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昆曲、京剧等剧种已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本书为作者自1965年以来发表在书报、杂志上有关我国古典戏曲研究文章的结集。其中有对我国古典戏曲形成渊源、背景以及发展、流变的考辨与阐发,有对作家、作品的考释与品评,大都是针对学术界存在的一些分歧意见和悬而未决的问题,经过潜心研究之后发表的一得之见。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简明教程 电子书
本系列教材针对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而编写,具有以下三项鲜明特色:1.全面覆盖本科阶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整体性。2.参编院校和作者众多。本系列中每个选题都由主编邀请十所左右院校的教师参编,而且不同选题邀请的作者和院校尽量不会重合,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丛书参编作者和院校覆盖面,对教材的后期使用和推广非常有利。根据前期与主编联络情况,每册书的年使用量在3500—5000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