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法家思想与法制精神解析,34位重要人物,变法实践与多学派融合。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为本,因人系事,选择了三十四位法家人物,以时间轴为线,系统介绍了刑名法术、修法变革、恤刑慎杀、严刑峻法、秉公执法等法家思想、法制精神。刑名法术篇介绍了邓析子、申不害、慎到、韩非子等法家的思想。修法变革篇介绍了先秦时期管仲、子产等人的变法实践以及秦汉以后范仲淹、王安石、张居正、清末维新派等重大变法改革的历史背景、思想主张和具体措施。还探讨了儒道墨等学派与法家思想的融合,帝王或理论家施行宽仁之政或崇尚严刑峻法的理论与实践。引导读者认识中国古代法家的思想,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前言
一 刑名法术
将“刑名之学”融于法律的邓析
“刑名法术”之说的创始者申不害
“援道入法”的思想家慎到
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
二 修法改革(上)
管仲的修法改革与令顺民心
子产“铸刑书于鼎”的法制革新
孙子修道保法以治兵
李悝的由儒入法与编撰《法经》
吴起于魏国、楚国的变法革新
商君之法的成与败
三 修法改革(下)
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王安石与“熙宁变法”
张居正与“万历新政”
清末有识之士的变法维新
四 恤刑慎杀(上)
周公“敬天保民”的法律思想
孔子“仁义复礼”中蕴涵的法律思想
孟子慎刑富民以行王道
荀子的“礼法融合”
墨子“兼爱”理想中“法”的作用
老庄“清静无为”的自然法
五 恤刑慎杀(下)
汉初君臣“无为而治”的法律思想
董仲舒调和阴阳、儒术的法律思想
隋文帝“宽简之法”的制定与破坏
初唐统治者“恤刑慎杀”的法律思想
宋太祖与“不滥杀”的宽政
六 严刑峻法
李斯的以法为教与深督轻罪
汉武帝与他的酷吏政治
武则天渐引酷吏,威制天下
朱元璋用重典固皇权
清初三大“文字狱”
七 秉公执法
“苍鹰”郅都的起与落
执法严明的“包青天”
廉洁奉公的“海青天”
清代的三大“科场案”
法家的理想人(新儿童)是2021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黄荣华。
得书感谢您对《法家的理想人(新儿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