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围绕“批判理论“的专题论文集。
内容简介
“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在1930年代提出的理论主张,亦是该学派第一代成员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洛文塔尔、本雅明等人奉行的指导思想。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一脉,该学派对现代社会特别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法西斯主义兴起的欧洲、发达工业社会和大众文化兴盛的美国进行了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和批判,广泛涉及人的生存与活动、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合理化等一系列问题。
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批判理论”开始了它的“旅行”,其思想不仅向欧洲各国、北美和东亚蔓延,而且广泛渗透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思想、符号学和语言学理论、文化研究等。与此同时,批判理论也成为影响汉语学界哲学、社会学、美学、文艺学等领域的重要理论资源。
2019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以“审美、社会与批判理论的旅行”为题,召开了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内外一批优秀学者提交论文并在审美与社会之间,对批判理论本身、重要的批判理论家、批判理论与其他理论家的互动、批判理论的中国之旅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
编者赵勇,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致辞·序言
批判理论:由分离来联合
从工具理性批判到技术批判
“批判”应该继续,“理论”必须旅行
批判理论再思考
启蒙:西方世界的宏大叙事——以康德、西美尔、阿多诺—霍克海默为例
从冥府到故乡“还要多久”:批判理论的旅行和苦难——纪念特奥多尔·W.阿多诺逝世50周年
木偶和侏儒: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第一论纲简释
阿多诺的生存论存在论批判——基于阿多诺对海德格尔前期思想的批评
奥德修斯的隐喻——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流亡情结
批判理论的审美面向
阿多诺与审美升华说的辩证性
社会事实何种程度上是艺术的一种特性?——从阿多诺美学思想出发的一个考察
游荡与现代性经验
本雅明论“左翼忧郁”:有机的或传统的知识分子
电影与“走神”经验——魏玛现代性中的克拉考尔(1921—1933)
审美主义、主体与政治哲学:哈贝马斯与列奥·施特劳斯的思想对话
在批判理论周边
最小化的形而上学:谢林的肯定哲学与批判理论的真理观
福柯与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不谋而合”
社会、历史和心理:精神分析与批判理论关系再探
理论批判与现实冒险:萨义德与阿多诺的晚期交叠
批判理论与美国
本雅明与中国
“深契于道”:瓦尔特·本雅明的革命观念
无人之径:本雅明、无为与资本主义批判
经由相似之道:论本雅明对辩证法的道家式复兴
Aura和气韵——试论本雅明的美学观念会通中国艺术之灵
批判理论的中国之旅
“自然的人化”:一个美学概念的中国旅行
“批判”话语的中国旅程
否定性的批判实践——论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的分立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传播与接受——以邓丽君为个案的研究
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化中的审美和非审美
走向一种批判诗学——从法兰克福学派的视角看中国当代文化诗学
后记
批判理论的旅行:在审美与社会之间是202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赵勇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批判理论的旅行:在审美与社会之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