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标准化研究

卫星导航标准化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及其研究 团队多年来在卫星导航标准化领域学习、研究与观点的集中总结。重点面向的读者群体主要是卫 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的产业从业者和标准化工作者,希冀本书能有助于他们系统全面地了解标 准化理论及卫星导航领域的标准化问题,成为其研究或从事标准化工作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

本书从标准的需求和重要性出发,搭建标准研究框架,建立标准研究体系,按类别对标准和规范进行划分,有效指导标准工作,并就卫星导航标准化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本选题从资源和服务两个视角搭建研究体系,从研究体系和分类入手,分析标准化工作方法,阐述相关研究成果,并为读者编列出十分有益的资料工具,用以启发和指导我国卫星导航标准化工作。

内容简介

本书以卫星导航标准化为研究方向,从介绍标准化的相关概念和发展方向入手,阐述当前国

内外标准化发展的形势和趋势,进而分析卫星导航标准与标准化,特别是国内卫星导航标准化有

关理论、现状、需求等问题,详细论述作者针对中国卫星导航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和设计,探讨

总结围绕北斗标准化若干相关问题开展研究所形成的初步认识。

作者简介

李冬航: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标准化专家组成员,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项目专家,中关村中创标编委会委员。曾参与完成国家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重大专项“移动通信研发与试验网”项目,后主要从事卫星导航领域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研究十余年。曾承担或参与国家863项目、发改委专项、国防科工委专项、北斗重大专项等工作,获省部级以上奖5项,参与编写出版著作4项,主持或参与研制完成2项国家标准和10余项行业技术标准。

章节目录

目录

第1章标准化的相关概念 1

1.1标准化的概念 2

1.2标准化的基础理论 3

1.2.1经典理论 3

1.2.2基本原理 5

1.3标准的概念 6

1.3.1标准 6

1.3.2技术规范 8

1.3.3规程 9

1.3.4法规 9

1.3.5技术法规 9

1.4标准的种类划分 10

1.4.1按约束力划分 10

1.4.2按涉及的内容划分 12

1.4.3按标准化的对象划分 15

1.4.4按适用的范围划分 15

1.4.5其他划分 16

1.5标准体系的概念 18

1.6标准化系统的概念 19

第2章标准化的发展 23

2.1标准化的前世今生 24

2.1.1远古时代的标准化 24

2.1.2古代标准化 25

2.1.3近代工业标准化 26

2.2信息时代的标准化 31

2.2.1信息时代的特点 31

2.2.2信息时代标准化的特征 33

2.3现代标准化发展的特点 35

2.3.1现代标准化发展更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5

2.3.2现代标准化发展仍然遵循基本规律 35

2.3.3标准的趋同性和标准体系的差异性是现代标准化发展的必然 36

2.4国际贸易中的标准化 36

2.5国际标准化的发展 38

2.5.1国际标准化发展的特点 39

2.5.2ISO的战略主张 41

2.5.3IEC的战略主张 43

2.5.4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标准化行动 44

2.6部分国家标准化的发展及其战略 47

2.6.1美国标准化的发展及其战略 47

2.6.2德国标准化的发展及其战略 50

2.6.3日本标准化的发展及其战略 53

2.6.4新加坡标准化的发展及其战略 55

2.7中国标准化的发展 57

2.7.1中国标准化发展历程 57

2.7.2中国标准化的管理 58

2.7.3中国标准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61

2.7.4中国标准化发展的方向 64

第3章卫星导航标准化 67

3.1标准化与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的关系 68

3.1.1标准化对象的划分及其对产业发展的作用 68

3.1.2标准化工作周期与产业发展周期的对应关系 70

3.2卫星导航标准化发展现状 72

3.2.1各系统相关标准化状况 72

3.2.2其他方面相关标准化状况 76

3.3中国卫星导航标准化的发展 77

3.4中国卫星导航标准化需求 79

3.4.1中国卫星导航标准化需求的总体范畴 80

3.4.2当前中国卫星导航标准化需求的产生 83

3.4.3主要应用领域的标准化需求 84

第4章中国卫星导航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与设计 99

4.1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100

4.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00

4.1.2研究的思想与方法 102

4.2标准体系框架设计的要求 104

4.2.1标准体系框架的作用和基本形式 104

4.2.2卫星导航标准体系框架设计的要求 106

4.3中国卫星导航标准体系框架的总体设计 109

4.3.1产业发展背景和标准体系发展方向分析 109

4.3.2中国卫星导航标准体系框架设计原则 111

4.3.3中国卫星导航标准体系框架设计思路 111

4.3.4中国卫星导航标准体系总体框架结构 119

4.4中国卫星导航标准体系框架的具体设计 123

4.4.1系统规范层(A层) 123

4.4.2主体应用层(B层) 131

4.4.3外围配合层(C层) 137

4.5中国卫星导航标准体系框架的未来拓展 141

4.5.1中国卫星导航标准体系框架的自组织性 142

4.5.2中国卫星导航标准体系框架的拓展方式 143

4.6基于框架设计的标准研究与统计分析 146

4.7基于框架设计的标准制定建议 149

第5章北斗标准化相关问题的研究探讨 155

5.1北斗标准化 156

5.1.1北斗标准化的需求与现状 156

5.1.2北斗标准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分析 158

5.1.3当前北斗标准化工作重点方向的探讨 159

5.2北斗国际标准化发展 160

5.2.1北斗国际标准化发展现状 160

5.2.2北斗国际标准化面临的形势 162

5.2.3北斗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164

5.3北斗标准化战略 165

5.3.1制定标准化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65

5.3.2北斗标准化战略的思考 166

5.3.3对当前战略性措施的几点建议 171

5.4北斗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 173

5.4.1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 173

5.4.2标准公权与专利私权的平衡与博弈 174

5.4.3标准中专利技术引用的RAND原则 175

5.4.4标准与知识产权问题事关国家战略 176

5.4.5北斗标准化中的知识产权风险 176

5.5北斗企业标准化 178

5.6北斗标准化系统建设的若干建议 181

5.6.1形成成熟的标准管理体系 182

5.6.2建立规范的标准法律法规体系 182

5.6.3形成高效的标准工作体系 183

5.6.4构建实时的标准信息服务体系 183

5.6.5形成专业的学术研究和咨询服务体系 183

5.6.6建立公开、高效的标准实施监督体系 184

第6章研究结语 185

附录A中国卫星导航标准体系总体框架图 187

附录B体系框架设计内现有标准汇总表 189

附录C最新北斗专项标准汇总表 239

附录D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 245

附录E卫星导航术语定义参考 251

参考文献 289

卫星导航标准化研究是2016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冬航。

得书感谢您对《卫星导航标准化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5G NR物理层规划与设计 电子书
权 威推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领域专家 邬贺铨院士倾情作序。 特色亮点:本书特点是7个章节都有一张彩色的内容概览图,读者可以对5G NR物理层的规划和设计一目了然,对深入了解全书的内容更有把握。 方法:本书提供了一种对3GPP协议的学习方法,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方法,不断更新知识。 工具:本书以5G技术和通信协议为基础,是一本从理论分析到规划设计建设实践的工具书。 本书知识点全面 系统:读者可以全面掌握5G NR的物理层信道、物理层过程、物理层参数等。 专业:与5G部署相结合,对5G NR的峰值速率、控制信道容量、频率配置方法、适用场景等分析到位,实操性强。 作者实力:本书作者均在项目一线从事无线网规划、咨询、设计多年,有非常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 实践指导:本书侧重于理论结合工程实践,从系统参数到原理实现,从通信设备到工程建造都有详细介绍。 知识强化:无论读者是否参与过5G试验网,从事5G技术工作或者学习人员都可强化自己的通信系统知识,掌握基本的5G技术,会使你收获颇丰。
激光切割与LaserMaker建模 电子书
阅读本书可以快速入门并从零开始制作第 一件激光切割作品,掌握利用激光制图软件进行结构和外观设计与制作的方法,体验激光造物在创客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本书主要作者龙丽嫦是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电化教育馆教研部负责人,是红棉创客空间负责人,组织3D打印、激光切割创客活动多年,拥有丰富的激光切割教学经验及粉丝基础。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多接入边缘计算(MEC)及关键技术 电子书
本书结合未来5G网络演进趋势全面讨论了5G移动边缘计算(MEC)及相关关键技术,内容涵盖5G网络需求与架构、MEC应用场景及需求分析、MEC系统架构及部署组网策略、以及MEC系列关键技术,包括本地分流、缓存与加速、网络能力开放、移动性管理、固移融合、计算任务卸载等不同层面。本书可供具有一定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通信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读物。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自学手册 电子书
适读人群 :电子爱好者及相关从业人员 知名电子专家蔡杏山编著 低起点:初中基础即可学习本书 内容全面: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电路全面覆盖 避免复杂的理论分析和烦琐的公式推导,通俗易懂 知识与技能解说详细,自学效果明显提升 学习中遇到难点可登录作者网站咨询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5G时代的承载网 电子书
本书由通信设计单位的一线资深专家联合编写,对运营商的网络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5G时代的承载网该如何规划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和阐述。这本书是他们丰富工作经验的智慧结晶,相信他们的研究和总结会给广大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当然,5G的规模建设和应用尚需时日,书中对5G承载技术的分析和判断还需要实践检验,但是本书至少能够成为读者全面了解和研究5G承载技术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