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经济联盟:成因、现状及前景

欧亚经济联盟:成因、现状及前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深入研究欧亚经济联盟的成因、现状及前景的作品。

内容简介

2015年1月1日,欧亚经济联盟在复杂的地缘政治经济环境中如期成立。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主导,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为主力,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参与的,在原苏联地区形成的新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

本书力图重点回答为什么欧亚经济联盟能在逆境中迅速成长?欧亚一体化的理论内涵是什么?欧亚经济联盟的运行模式、动力与阻力是什么?能否成为俄罗斯再次崛起的支点?能否满足成员国地缘政治经济利益诉求?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如何与它实现合作对接?等深层次问题。

回答以上问题为进一步把握我国西北周边新动向,加强对原苏联地区与国别研究提供了有益补充。作者认为,欧亚经济联盟并非空穴来风、横空出世,而是事出有因、有备而来。就目前而言,欧亚经济联盟还处在幼年时期,事态还在发展之中。为推动“一带一盟”对接合作,优化我国西北周边环境,欧亚经济联盟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都值得我们积极跟进,深入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王晨星,2011年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国际关系系,201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国家公派),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里曼研究所访问学者。2018年2月,美国纽约大学乔丹高等俄罗斯问题研究中心短期研究员。求学期间,多次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美国、芬兰、瑞典等国参加学术活动。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欧亚区域研究、欧亚经济联盟。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本书结构安排

四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五 研究方法

六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欧亚一体化理论:构建与争论

第一节 区域一体化的概念

第二节 欧洲一体化理论:适用性探讨

一 功能主义

二 政府间主义

三 新制度主义

第三节 欧亚一体化理论:基本构架

一 杜金:新欧亚主义一体化思想

二 维诺库洛夫:“实用欧亚主义”思想

三 纳扎尔巴耶夫:“欧亚联盟”构想

第四节 本书研究之视角

第二章 欧亚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与现状

第一节 俄罗斯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 独联体经济联盟

二 俄白联盟国家

三 欧亚经济共同体

四 俄、白、哈、乌(克兰)四国统一经济空间

五 欧亚开发银行

第二节 非俄罗斯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 “古阿姆”集团

二 中亚合作组织

第三节 欧亚经济联盟的提出与现状

第三章 欧亚经济联盟的运行模式

第一节 一体化路径

第二节 组织机制

第三节 决策机制

第四节 扩员机制

第五节 法律机制

第六节 欧亚经济联盟运行特点

第四章 欧亚经济联盟形成的内因:地缘经济因素

第一节 俄罗斯主导欧亚经济联盟的地缘经济因素

一 历史基础

二 现实条件

三 经济外交思想

四 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五 维护地区经济利益

第二节 哈萨克斯坦参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地缘经济因素

一 推动贸易结构多元化

二 深化油气领域合作

三 挖掘交通运输潜能

第三节 白俄罗斯参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地缘经济因素

一 推动贸易流向多元化

二 恢复传统工业联系

三 降低油气进口成本

第四节 亚美尼亚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地缘经济因素

一 扩大商品市场

二 依赖俄罗斯资本

三 确保交通运输安全

四 保障劳动移民权益

第五节 吉尔吉斯斯坦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地缘经济因素

一 扩大商品市场

二 依赖俄罗斯资本

三 保障劳动移民权益

第五章 欧亚经济联盟形成的内因:地缘政治因素

第一节 俄罗斯主导欧亚经济联盟的地缘政治因素

一 弥赛亚意识

二 近周边外交优先

三 提升地区“软实力”

四 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相辅相成

五 国内政治因素

第二节 哈萨克斯坦参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地缘政治因素

一 对外战略优先

二 区域一体化政策取向

三 国内政治因素

第三节 白俄罗斯参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地缘政治因素

一 对外战略优先

二 俄白联盟国家因素

三 国内政治因素

第四节 亚美尼亚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地缘政治因素

一 维护国家安全

二 国内政治因素

第五节 吉尔吉斯斯坦加入欧亚经济联盟的地缘政治因素

一 维护国家安全

二 国内政治因素

第六章 欧亚经济联盟形成的外因

第一节 国际层面:受国际经济地位边缘化冲击

一 国际贸易格局

二 国际货币格局

三 国际科技格局

四 国际投资格局

第二节 地区层面:应对周边地区一体化机制或倡议的竞争

一 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与欧亚经济联盟

二 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与欧亚经济联盟

三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

第七章 欧亚经济联盟的前景

第一节 影响欧亚经济联盟发展的内外因素

一 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因素

二 域外因素

三 原苏联地区因素

第二节 对欧亚经济联盟前景的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欧亚经济联盟:成因、现状及前景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晨星。

得书感谢您对《欧亚经济联盟:成因、现状及前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论局(双循环的机遇与前景) 电子书
本书聚焦与解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所在,通过对这一科学决策与指导思想的分析和解读,探寻中国未来发展的正确道路与方向。内容包括:双循环的战略深意、内循环为主体≠重回闭关锁国、双循环下的国际格局、双循环的区域发展战略、金融与资本的双循环之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前世今生。
欧洲经货联盟的危机与改革 电子书
欧元和欧洲经货联盟是欧洲一体化迄今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本书站在历史的角度较为详细地回顾了欧洲经货联盟的发展沿革,系统分析了欧洲经货联盟的非对称制度设计--“货币统一与经济分散”这一制度性缺陷以及在欧债危机过程中所进行的经济治理改革,有助于读者以更全面的视角来认识欧洲经货联盟的发展及未来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走向。
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及改革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评价了现行个税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对个人所得税职能进行了准确定位,梳理了四种个人所得税的课征模式,明确了各种课征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按照我国个人所得税职能定位、不同课征模式的测算比较及税制适用性分析,本书认为我国应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最后,本书对我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进行了设计研究。
区域旅游服务供应链联盟研究 电子书
在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支持下,旅游服务供应链向精深方向发展,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利益趋同和分割成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联盟是解决这些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方法。本书系统阐述了区域旅游服务供应链联盟的利益相关者主体、联盟形成的动因和特点,运用微分合作博弈模型解决联盟后的利益分配问题,并引入激励机制实现联盟的稳定性,丰富了区域经济中的产业集群理论和供应链联盟理论,为区域旅游联盟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区域
欧洲的细节:从海洋帝国到欧洲联盟 电子书
一本就能了解欧洲、欧盟、欧元区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