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及其成功实践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系统全面地描述中国道路的世界贡献,阐释其世界意义,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紧紧聚焦于中国道路这个重大主题,在揭示中国道路的历史背景、对中国道路进行总体性理论阐释的基础上,系统展示了中国道路的“生存性贡献”“发展性贡献”“制度性贡献”“文化性贡献”“和平性贡献”,联系现实,内容厚重;逻辑清晰,分析深刻;论点丰富,视角独特。
作者简介
作者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人选,2008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4年入选“万人计划”第壹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兼中国大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有关学术机构兼职教授。中共中央组织部联系的高级专家。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大学、能力问题、结构理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出版专著《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的大学理论》《能力本位》《社会层级结构理论》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求是》《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9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研究”,重点项目“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和“马克思的大学理论”等6个。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前言 中国道路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珍贵礼物
导言 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
一、中国道路的生存性贡献
二、中国道路的发展性贡献
三、中国道路的制度性贡献
四、中国道路的文化性贡献
五、中国道路的和平性贡献
六、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第一章 中国道路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格局: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一、大一统政治体制的形成
二、大一统政治体制对中国政治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对大一统政治体制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政治运作:选贤任能的官治和治官
一、依靠官员治理是中国传统政治有效运作的基础
二、治官是中国传统政治兴衰存废的关键
三、当代中国共产党对选贤任能政治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一、以儒家思想为主旨的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二、以儒家思想为主旨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当代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政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章 中国道路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中国道路的历史生成
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深刻改变近代以来的中国?
二、中国共产党改变中国具有怎样的伟大意义?
第二节 中国道路的政治密码
一、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
二、中国共产党的灵活适应性
三、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文化与制度
第三节 中国道路的哲学精髓
一、当代中国的结构转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精髓
三、中国道路的哲学阐释
四、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和新型文明
第四节 中国道路的核心要义
一、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发展道路
第三章 中国道路的生存性贡献
第一节 中国道路使中国人解决了吃饭问题
一、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经营体制及其变革之路
三、国家推动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之路
四、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进步之路
五、国有农场特别是大型农场的支柱作用
六、国家强大的支农政策和支农投入
第二节 中国道路使中国人解决了普遍贫穷的问题
一、中国经济发展与减少贫困
二、中国特色的扶贫工作
第三节 中国道路使中国人解决了生存保障问题
一、中国社会保障体系
二、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巨大成就
第四节 新时期负责任大国的新贡献
一、中国对外直接提供粮食援助
二、中国全方位实施对外援助
第四章 中国道路的发展性贡献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可以发展中国
一、集中力量,办成大事
二、实事求是,处理矛盾
三、学习总结,自我完善
四、尊重规律,明确目标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发展中国
一、注重实际,立足国情
二、一元主导,坚持原则
三、二基结合,协调矛盾
四、自主创新,全面进步
五、坚持原则,灵活发展
六、以人为本,发展经济
七、“四个全面”,引领复兴
第三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法宝
第四节 中国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发展性贡献
一、持续发展,稳居前列
二、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五章 中国道路的制度性贡献
第一节 中国制度的现实逻辑
第二节 中国道路的核心制度及其基本特征
一、形成稳定政治权威的执政党领导制度
二、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民主协商的多党合作制度
四、动态平衡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
五、民族平等与区域自治的民族自治制度
六、多元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
第三节 中国道路的制度优势
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统一性
二、上行下效、令行禁止的权威性
三、治理决策与执行的高效性
四、政治秩序的稳定性
五、政策制定执行的连续性
六、区域部门联动的协调性
七、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的灵活性
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性
第六章 中国道路的文化性贡献
第一节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文化强国
一、文化强国的古今逻辑
二、文化强国的中西逻辑
三、文化强国的理论逻辑
四、文化强国的实践逻辑
五、文化强国的战略逻辑
第二节 中国道路的文化方案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红色革命文化资源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
第三节 中国道路的价值贡献
一、中国道路的价值期待
二、中国道路的价值坐标
第四节 中国道路的文明性贡献
一、中国道路的文明渊源
二、中国道路的文明贡献
第七章 中国道路的和平性贡献
第一节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开辟
第二节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
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基本国情的需要
四、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顺应世界潮流的选择
第三节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了世界和平
一、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传统模式
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公共产品
三、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
结语 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一、提出“中国方案”命题的世界背景
二、什么是“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
三、中国为什么能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四、中国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什么样的“中国方案”
中国道路的世界贡献是201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黄相怀。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道路的世界贡献》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