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史:环境基因、地缘争霸与文明兴衰

古埃及史:环境基因、地缘争霸与文明兴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一部希腊文明“吞噬”埃及文明的魔鬼史。

内容简介

《古埃及史》是亚非古代史专家乔治·罗林森的重要作品,从公元前三千多年讲起,迄至公元前三世纪,上下数千年,宗教、战争、外交、法老制度、文明、经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位列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文明不可谓不昌盛,武功不可谓不强大,人民不可谓不勤奋,却为何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数千年文明湮没在漫漫黄沙之下?

乔治·罗林森在这部作品中提出了著名的“文明转移学说”,指出:“埃及自从与更进步的希腊思想、更人性化的希腊文明以及希腊种族有所接触,就已经注定了灭亡的结局。因为它既不能彻底地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完全否定自己,又不能一成不变地继续存在下去,所以一旦受到希腊文明的渗透,它就立刻土崩瓦解,走上衰老和死亡的道路。”该学说深深影响了英国的汤因比、日本的内藤虎次郎等具有国际声誉的史学大师。

作者简介

作者乔治·罗林森(1812—1902),英国学者、翻译家、亚非古代史权威专家。1812年出生于牛津郡的查德灵顿,1838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其学术贡献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西亚-埃及古代史;2.翻译希罗多德的《历史》;3.基督教神学。尤其在前两方面,其学术造诣之高,影响范围之广,非常罕见。他六十年笔耕不辍,出版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佳作:1858—1860年,希罗多德《历史》(与约翰·加德纳·威尔金森合译);1862—1867年,《古代东方世界的五大王朝》;1869年,《古代史手册》;1873年,《帕提亚帝国史》;1875年,《萨珊王朝史》;1877年,《国家的起源》;1881年,《古埃及史》;1885年,《埃及与巴比伦》;1889年,《腓尼基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1章 埃及这片土地

第2章 埃及人

第3章 历史的序幕

第4章 金字塔建造者

第5章 底比斯的崛起和底比斯早期的法老

第6章 好人阿蒙涅姆赫特和他的作品

第7章 亚伯兰罕在埃及

第8章 大入侵:希克索斯王朝的国王们

第9章 希克索斯人被逐出埃及

第10章 图特摩斯一世

第11章 哈特谢普苏特和她的商船队

第12章 图特摩斯三世和阿蒙霍特普二世

第13章 阿蒙霍特普三世和“歌唱的门农”

第14章 阿肯那顿和日轮崇拜者

第15章 埃及开始衰落

第16章 麦伦普塔

第17章 拉美西斯三世晚期的埃及

第18章 皮涅杰姆二世和所罗门

第19章 示撒王朝

第20章 埃塞俄比亚人统治下的埃及

第21章 埃塞俄比亚与亚述争夺埃及

第22章 普萨美提克一世与尼科帝国美梦的破碎

第23章 晚期的塞伊斯诸王

第24章 波斯帝国征服埃及

第25章 三次起义

第26章 奈克塔内博一世的统治

第27章 历史的闭幕

后记

古埃及史:环境基因、地缘争霸与文明兴衰是2018年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作者[英] 乔治·罗林森。

得书感谢您对《古埃及史:环境基因、地缘争霸与文明兴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拜占庭文明 电子书
本书展示了拜占廷帝国千余年的历史及其丰富的精神和物质遗产。
良渚玉器与中华文明 电子书
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基因。在距今五千多年的良渚时代,已经形成以象征神权的玉琮、象征军权和王权的玉钺,以及玉璧、玉头饰等为载体,用以标志身份和等级的用玉体系。成组玉礼器体现的礼制,开启了中华文明“器以藏礼”的传统。本书通过对玉器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良渚用玉的典型性、玉器时代与中华文明起源等问题的探讨,展现了良渚文明对中华文明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良渚古城与中华文明 电子书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它是土筑文明、水利文明、稻作文明,高度发达的玉器系统更是独树一帜,在中国都邑发展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通过对良渚古城的发现史、格局与功能分区、营建工艺与工程、考古历程与最新进展,以及与中华文明的关系等内容的梳理,揭示了良渚文明的丰富内涵与深远影响。
群星闪耀:欧洲文明的涅槃与重生 电子书
本书分类介绍近百位艺术家,全方位解读伟大的文艺复兴。
文明的比较 电子书
面对文明的共通与不同,我们该如何相互欣赏、如何求同存异,又该如何面对多元文化?本书是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艾伦·麦克法兰的代表作品,是一部通俗的文化史著作。作者在书中以客观的态度,探讨了导致中国、日本、欧洲和英语文化圈形成不同发展路径的因素,也给出了“我们具有多重身份,各个身份以金字塔式结构逐一构建起来,范围逐渐扩大但不会相互冲突”“我们被某个层面上的差异所区分,又在另一个层面上被统一”的回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