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个既较为广阔、系统,又较为具体、详尽的语言学基础文献读本。
内容简介
就基础而言,我们不能把语言形式——一种给定的代码——或言语自身,当做一种限制性的参照框架。我们必须把一个社区或人群网络作为语境,从整体上调查其交际活动。这样,任何交际途径和代码都会为该社区成员可使用的资源一部分。
由施旭选编的《语言学基础文献选读》是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文献选读。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在本书范围内,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年轻学者和学生,特别是以语言、修辞、传播、文化为研究对象和主修内容的学者和学生,提供一个既较为广阔、系统,又较为具体、详尽的语言学基础文献读本。
作者简介
编者施旭,浙江嵊州人,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期刊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Discourses主编,《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主编,任十多种国际期刊的编委。曾在国外留学,任教15年。著有Cultural Representations,A Cultural Approach to Discourse,《文化话语研究: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等;编有Read the Cultural Other,Discourse as Cultural Struggle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导言
论语言的民族特性
语言的基本特性
什么是语言
语言、种族和文化
语言游戏
意识形态研究与语言哲学
语言学与科学
语言学与人文科学
语言哲学
语言学作为隐喻
一、引言
二、语言作为一种意义潜势
三、五个关键特征
四、语言作为一种约束力
五、语言学作为一种隐喻
“语言的手段—目的模式”的分析
语言的手段—目的模式
言语活动和语言的功能
“杂语喧哗”的世界
一、现代修辞学和长篇小说
二、小说中的杂语
言有所为和言有所述
以言行事的最初构想
说能使其有效吗?
逻辑与会话
会话含义
一般会话含义
语言·资本·权力
一、语言交换的经济
二、言语与象征性权力
词·语言·历史
葆朴
变成对象的语言
符号学与文字学:与朱莉·克里斯特娃的会谈
分析的意义理论和行为理论的前言
一、韦伯行为理论的两个观点
二、目的取向对沟通取向
三、意义与价值:从言语行为中产生的以言行事行为的责任后果
四、有效性要求与交往样态
语言的性质及描述方式
绪论
一般原则
社会语言学基础:民俗学方法
交际民俗学研究
交际事件的成分
交际成分之间的关系
会话分析方法论
论建立传播学亚洲研究范式的必要性
传播学研究
亚洲的理论和模式
致谢
语言学基础文献选读是2011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施旭 编选。
得书感谢您对《语言学基础文献选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