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鲁迅:形象建构与多维透视:1927—1936

上海鲁迅:形象建构与多维透视:1927—1936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上海鲁迅形象:文学社会学视角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文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通过20世纪30年代上海各种政治集团和文化力量对“鲁迅形象”的不同选择、阐释和评判,明确提出“上海鲁迅”的重要概念,深度发掘其背后所潜藏的话语冲突,具体呈现鲁迅形象建构与30年代中国革命之间的密切关联,将研究视野从文学史范畴延伸到了文化史、思想史、革命史等领域,极大地拓展了鲁迅研究的深广度,有助于双向考察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在互文视野中将研究论题不断引向深入。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言

绪论

目录

第一章 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中的鲁迅

第一节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第二节 在“革命”与“不革命”之间的鲁迅

第三节 “革命文学”论争的病症透析

第二章 “左翼鲁迅”的形象建构与身份焦虑

第一节 从“启蒙鲁迅”到“左翼鲁迅”

第二节 “左翼的鲁迅”与“鲁迅的左翼”

第三节 内外夹击中的左翼旗手

第三章 作为“革命同路人”的鲁迅

第一节 鲁迅的认同危机与思想突围

第二节 “发现俄国”与“想象革命”

第三节 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第四章 作为“堕落文人”的鲁迅

第一节 国民党的文艺政策和文学运动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与鲁迅的矛盾纠葛

第三节 在夹缝之中求生存

第五章 “老将”的错位:自由主义文人与鲁迅

第一节 鲁迅和“自由人”及“第三种人”

第二节 作为方法的“鲁迅”与“胡适”

第三节 “政治文化人”的批评伦理

第六章 都市语境与“上海鲁迅”的形象建构

第一节 都市空间与鲁迅的职业选择

第二节 “上海鲁迅”的历史生成

第三节 “上海鲁迅”的建构机制

结语 作为“治愈文学家”的鲁迅

附录一 20世纪50年代文学史著中的鲁迅形象

附录二 “他者”眼中的鲁迅形象

参考文献

后记

上海鲁迅:形象建构与多维透视:1927—1936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禹权恒。

得书感谢您对《上海鲁迅:形象建构与多维透视:1927—1936》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形象史学(2019上半年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9年上半年卷。
西方社会建构论思潮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西方社会建构论思潮的兴起谈起,介绍了此思潮兴起的学术与社会背景。
中国百年老园透视 电子书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研究的方法、视角、主要发现;第二部分叙述6个百年老园的历史变迁、发展脉络、前世今生;第三部分叙述25所老园产生、发展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第四部分是相关研究人员、特邀专家的研究历程与视角,反思和分析中国百年老园的历史变迁,提出未来幼儿园发展和深化相关历史研究的对策建议。
民国上海名人故居地图 电子书
本书以名人为主线汇集了手绘的旅行地图。以人物生平和建筑有关的故事为主线,用人物故事将当时的历史还原,以手绘的建筑地图和手绘的当时的建筑为视觉出发点,了解在那些建筑中生成的为国为民的有志之士。
形象史学(2017下半年卷)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7年下半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