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跨学科研究探讨国家形象生成与建构的理论框架。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对国家形象的基础理论研究,吸纳融合传播学、形象学、哲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主要采用跨学科的、宏观考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在对国家形象内涵学理进行定义的基础上,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探讨跨文化语境下国家形象的生成因素、生成过程以及国家形象的建构原则与路径等,试图建构国家形象生成与建构的理论框架,为我国国家形象建设实践提供科学决策的理论依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
二、国家形象研究的学术综述
三、本研究的问题提出
四、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五、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六、研究涉及的核心概念界定
七、研究框架
第一章 国家形象的内涵及文化逻辑
第一节 国家形象的概念
一、形象的内涵
二、国家概念的演变
三、什么是国家形象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相关概念辨析
一、国家威望
二、国家声誉
三、国家认同
四、国家品牌
第三节 国家形象概念的多维度分析
一、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
二、整体形象与局部形象
三、真实形象与虚假形象
四、理想形象与现实形象
第四节 国家形象的价值
一、资本的含义与形式
二、国家形象是一种政治资本
三、国家形象是一种经济资本
四、国家形象是一种文化资本
第五节 国家形象的特征
一、具象性与抽象性
二、主观性与客观性
三、多维性与整体性
四、稳定性与变动性
第六节 国家形象的文化逻辑
一、文化与跨文化的概念
二、人、国家与文化
三、国家形象是一种文化现象
四、国家形象的跨文化传播逻辑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家形象的主客体及关系
第一节 国家形象主体及其特性
一、国家形象主体的内涵
二、国家形象主体的类别
三、国家形象主体的特性
第二节 国家形象客体及其特性
一、国家形象客体的内涵
二、国家形象客体的类别
三、国家形象客体的特性
第三节 国家形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一、国家形象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关系
二、国家形象主体与客体的评价关系
三、国家形象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主客体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形象的跨文化生成因素
第一节 国家形象生成的主体因素
一、意识因素
二、利益因素
三、跨文化认知能力
第二节 国家形象生成的客体因素
一、国家实力
二、国家行为
三、跨文化传播能力
第三节 国家形象生成的中介因素
一、中介与媒介
二、核心中介:大众传播媒介
三、基础性中介:社会组织
四、日常性中介:群体
第四节 国家形象生成的情境因素
一、影响国家形象生成的情境因素的类别
二、情境对国家形象生成的作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家形象的跨文化生成过程
第一节 国家形象的两种表现
一、国家形象的认识论本质
二、主体对客体国家的认知
三、主体对客体国家的评价
第二节 主体对客体国家的跨文化认知过程
一、影响主体对客体国家认知的基本因素
二、主体对客体国家跨文化认知的过程模型
三、主体对客体国家跨文化认知的偏差
第三节 主体对客体国家的跨文化评价过程
一、主体对客体国家评价的构成因素
二、主体对客体国家跨文化评价的环节
三、影响主体对客体国家跨文化评价的心理因素
第四节 国家形象跨文化生成规律
一、双重决定规律
二、文化选择规律
三、信息转换规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形象的跨文化塑造
第一节 国家形象跨文化塑造的前提
一、国家形象定位
二、国家形象战略规划
第二节 国家形象跨文化塑造的内在机制
一、国家形象跨文化塑造的本质与特征
二、国家形象跨文化塑造的构成因素
三、国家形象跨文化塑造的原则
第三节 国家形象跨文化塑造的路径
一、力量的整合:官方力量与社会力量并举
二、话语权的争夺:提高对外传播能力
三、时机的掌握: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国家形象跨文化生成与建构研究(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丛书)是2020年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献举。
得书感谢您对《国家形象跨文化生成与建构研究(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