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学导论

炎黄学导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揭示了炎黄文化生成、发展与创新的规律,使以往零星分散的炎黄研究上升为一门系统完整的专门学问。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炎黄学是传统文化的源头之学、统领之学、国家之学的全新学术定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在广泛吸收借鉴考古学、历史学、神话学、语言学、艺术学等学科研究成果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炎黄与炎黄部落、中华民族早期根源与炎黄精神的形成、炎黄文化的基本形态、中华文明的当代复兴及其全球价值等重大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周洪宇,1958年生于湖北武汉,历史学博士。现任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南京晓庄学院陶行知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

著有《文化是一种力量》《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学术新域与范式转换》《炎黄国祭论》(合著)等30余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从地理环境看炎黄文化

第一节 炎黄文化与“吾乡吾土”

第二节 根植于“吾乡吾土”的“吾生活”

第三节 理想追求中的“吾生活”

第二章 中华农祖——炎帝神农氏

第一节 炎帝神农氏的文化合成

第二节 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区域

第三节 炎帝神农氏的“八大功绩”

第四节 炎帝与社稷崇拜

第三章 中华政祖——黄帝轩辕氏

第一节 黄帝、轩辕及有熊

第二节 神话、仙话以及史话中的黄帝

第三节 礼制与宗庙

第四章 炎裔、黄裔与炎黄部落的形成

第一节 炎帝与蚩尤

第二节 黄帝与五帝时代

第五章 炎黄与中华姓氏

第一节 姓与氏

第二节 姓氏与宗法社会

第三节 姜姓和姬姓

第六章 考古层面中华文明的早期根源与发展

第一节 “华部落”的形成:从古文化到古国

第二节 从《山海经》看中国古文化与古国

第三节 从古国到方国的考古学解读

第四节 陶寺、石峁文化与礼乐制度的初成

第五节 使用“鸡夷”的二里头文化

第七章 炎黄文化的基本形态(上)

第一节 炎黄文化的语言形态

第二节 炎黄文化的艺术形态

第三节 炎黄文化的科学形态

第八章 炎黄文化的基本形态(下)

第一节 伟大的劳动神话

第二节 崇本教及其教派

第三节 追求真理和以民为本的哲学

第九章 炎黄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炎黄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炎黄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炎黄精神的转型与创新

第十章 中华文明的复兴与炎黄精神的全球价值

第一节 新轴心时期的全球化背景

第二节 全球体系的演变过程

第三节 多边世界中的“中国智慧”

第四节 中华文明复兴过程中的炎黄精神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炎黄学导论是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周洪宇。

得书感谢您对《炎黄学导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比较神话学在中国 电子书
本书深入探究了“比较神话学”的发展和中国比较神话学如何开拓创新。
潮学集刊(第4辑) 电子书
《潮学集刊》是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收录有关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的高层次、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学术年刊。本书为第四辑,收录潮学研究学术论文21篇,论文内容涵盖海上丝绸之路与华侨华人、方言、戏曲、区域历史、历史文献、潮籍人物、宗教信仰等潮汕历史文化领域的最近研究成果。
潮学集刊(第5辑) 电子书
《潮学集刊》是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收录有关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的高层次、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学术年刊。本书为第五辑,收录潮学研究学术论文22篇,论文内容涵盖海上丝绸之路与华侨华人、文化遗产、区域与社会历史、潮籍人物、宗教信仰等潮汕历史文化领域的最近研究成果。
潮学集刊(第6辑) 电子书
《潮学集刊》是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收录有关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的高层次、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学术年刊。本书为第六辑,收录潮学研究学术论文17篇,论文内容涵盖海上丝绸之路与华侨华人、文化遗产与先贤、区域历史与社会、历史文献与文学、宗教信仰等潮汕历史文化领域的最近研究成果。
远望情怀:许学彦传 电子书
《远望情怀(许学彦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旨在通过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把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方面的资料保存下来。这套书是以此为根据,由科学史领域的学者经过严谨的考证写成。大中学生及青年学者可以从书中获取学术成长的经验和启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从本书获取大量独有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