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茶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
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八种经典茶书结集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自唐代陆羽《茶经》问世以来,历代爱茶的文人墨客,就种茶、采茶、制茶、选茶、煮茶、品茶及茶器、茶道等各个方面撰写了多部茶学著作。本书以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为底本,围绕上述题材收录茶书八种。
陈洪绶、唐寅、刘松年、赵原、金农、王蒙、仇英、文徵明、米芾、苏轼等人的《品茶图》《事茗图》《卢仝烹茶图》《陆羽烹茶图》《玉川先生煎茶图》《煮茶图》等传世经典。
精选中国历代“茶”主题传世书画珍品:45克宣纸全彩印刷,画面设计和装订方式突破传统,使读者能在古代书画所营造的诗意悠然的阅读氛围中感受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知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龚鹏程手书行草前言,原样影印,与内文楷书抄本相得益彰
知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龚鹏程撰写前言,倾力推荐,并以行草书写,这既是一篇阐述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的精彩之文,也是一幅雅致的书法作品,原样影印收录,与内文楷书抄本相得益彰。
全彩印刷,设计高端简洁大气,内文采用50克圣经纸,轻盈柔软而富有质感,空脊锁线,无障碍阅读
内容简介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自唐代陆羽《茶经》问世以来,历代爱茶的文人墨客,就种茶、采茶、制茶、选茶、煮茶、品茶及茶器、茶道等各个方面撰写了多部茶学著作。作为中国历代典籍精华的荟萃,《四库全书》收录了八部茶学著作:
《茶经》是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早、完整、全面介绍茶的第1部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北宋蔡襄的《茶录》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有影响的论茶专著,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茶,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论述了各种茶器的形态和使用。宋代黄儒的《品茶要录》则论述了茶叶制造过程中应当避免的技术问题和选择地理条件的重要性。宋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详尽记述了建茶沿革和贡茶的种类,且有图可辨,可以清楚地了解当时贡茶的品种形制,是研究宋代茶业的重要文献。宋赵汝砺的《北苑别录》,以补《宣和北苑贡茶录》之未备,详细叙述了四十六所御园的位置名称,对贡茶的种类、数量、采制、包装、运输,以及茶园管理等均作了详细而切要的介绍。宋子安为补《茶录》之遗,作《东溪试茶录》,叙述了诸种焙茶之法的沿革及所隶茶园的位置与特点,提出品茶要辨所产之地。清陆廷灿的《续茶经》是一部汇编性茶书,是对中国茶文化成果的一次总结和集成,保存了大量罕见的茶文化史料,其内容之丰富、卷帙之浩繁、征引之繁富,列现存古代茶书之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张又新《煎茶水记》在陆羽《茶经》的“五之煮”的基础上,着力论述了水品。
《茶典》将上述八种茶书结集,旨在制作一部“爱茶人的圣经”,以丰富的内容向当下的爱茶之人传导中国的茶文化,并精选中国历代“茶”主题珍品书画九件作为插页,使读者能在古代书画所营造的诗意悠然的阅读氛围中感受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让读者感受到茶文化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澄明心神之道,让爱茶之人在实践茶道的过程中,借助这部《茶典》,更深刻的领悟中国的茶文化。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陆羽(733—804),字鸿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号竟陵子、桑苎翁,又号“茶山御史”,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蔡襄(1012-1067),字君谟,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黄儒(生卒年月不详),字道辅,北宋建安(今福建瓯县)人。
熊蕃(生卒年月不详),生活于宋南渡前后。福建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人。
赵汝砺(生卒年月不详),宋代人,生平不详。
宋子安(生卒年月不详),宋代人,生平不详。
陆廷灿(生卒年月不详),字秋昭,自号幔亭,享有“茶仙”美誉的清代嘉定南翔文人。
张又新(生卒年月不详),字孔昭,深州陆泽人,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
《茶典》设计师简介:
潘焰荣,深圳平面设计师协会(SGDA)会员,南京平面设计师联盟成员,2014成立推尘设计(T-Change Design Studio)。
曾获奖项:英国D&AD 铅笔奖2项、美国ONESHOW银铅笔奖、日本东京字体设计指导俱乐部 TDC·提名奖、纽约字体指导俱乐部(TDC 61)·国际评审奖、DFAA亚洲Z具影响力设计奖金奖、银奖、铜奖、中国最美的书奖7项、GDC13平面设计在中国提名奖、靳埭强设计奖全球华人设计比赛专业组未来设计大师奖、金奖、澳门设计双年展银奖、铜奖、香港设计师协会环球设计大奖银奖。
章节目录
一 茶经
二 茶录
三 品茶要录
四 宣和北苑贡茶录
五 北苑别录
六 东溪试茶录
七 续茶经
八 煎茶水记
茶典:《四库全书》茶书八种是201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唐]等。
得书感谢您对《茶典:《四库全书》茶书八种》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