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叙事与地方传统:努尔哈赤传说的文本研究

个人叙事与地方传统:努尔哈赤传说的文本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东北传说努尔哈赤:英雄事迹与地方传统互动研究。

内容简介

关于老罕王努尔哈赤的传说在东北地区广泛流传。这些传说既描述了清太祖戎马一生的英雄业绩,又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女真人的社会生活。本书作为口头传统视野下的个案研究,旨在从传说文本的形成入手,围绕个人叙事与地方传统交互影响的主题,对如何理解民间叙事文类作出实践层面的回应。本书在此基础上回答了当下民间叙事研究中个人与传统的关系问题,基于从民俗活动过程中理解文类的观点,作者试图以努尔哈赤传说的文本研究为例,打破固有文类思维的局限,提出以个人叙事为突破,贯通地方传统,从而阐释民间文化的研究进路。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编委会

总序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相关学术史

三 语料来源

四 研究思路

五 术语简释

第一章 努尔哈赤传说的形成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地方讲述传统

第三节 传说素材的形成基础

第二章 传说集群的文本分析

第一节 传说集群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努尔哈赤传说的集群化

第三节 核心主题

第四节 典型叙事

第三章 作为历史话语的英雄传说

第一节 努尔哈赤的历史形象

第二节 满族的英雄传说

第三节 英雄叙事的罕王模式

第四节 塑造英雄的历史话语

第四章 故事家查树源的个人叙事

第一节 生活史:不是故事的“故事”

第二节 讲述史:一辈子的说说唱唱

第三节 个体曲库

第四节 个人言语方式

第五章 民间叙事的文类阐释

第一节 民间叙事的文类问题

第二节 罕王叙事的文类界定

第三节 民间传说的长篇化

结语 在民俗过程中理解文类

一 发现民俗过程

二 民俗过程的当代语境

三 理解文类中的个人叙事

四 兼顾个人与传统的研究取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新宾满族自治县地图

附录二 新宾风物传说图

附录三 努尔哈赤传说分布图

附录四 新宾县艺人情况一览表

附录五 努尔哈赤传说文本类型总表

附录六 查树源讲述的“罕王传说”

附录七 努尔哈赤年谱

后记

个人叙事与地方传统:努尔哈赤传说的文本研究是201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先福。

得书感谢您对《个人叙事与地方传统:努尔哈赤传说的文本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青年教育管理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从本选题的选题背景、研究对象、学术价值、国内研究综述、创新之处等来进行阐述。第二章探讨了文化、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价值。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对高校青年学生文化自信、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以上三者的积极影响,以及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与此同时,书中也探讨了总体实践路径与方式方法。
清季州县改制与地方社会 电子书
一部研究清代州县改革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的作品。
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 电子书
地方近代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合集。
古希腊瓶画的叙事性 电子书
本书讨论的叙事性指的是古希腊瓶画的“显性叙事”与“隐性叙事”两条叙事线索。前者指瓶画的装饰风格、图像内容等表现形式产生、演变、消失的整个过程。后者指隐藏在形式背后,导致其产生、演变与消失的深层原因,涉及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经济条件、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等。前者以看得见的方式叙事,后者以看不见的方式叙事;前者使后者得以显现,后者则是前者产生的内在动因。本书将显性线索与隐性线索交叉对应,在
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 电子书
抽丝剥笋,解析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