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对《云门传》进行了“道教—地方社会—说唱曲艺—文献—小说”的“纽带式研究”。

内容简介

孤本《云门传》是明代民间白话说唱的实物刊本,讲述的是隋代青州染坊商人李清缒入云门山洞穴求道最终拒皇诏而尸解成仙的故事。该故事取材于《太平广记·李清》,《云门传》说白文字又几为《醒世恒言》照录,显示了说唱文学在文言小说向白话小说转变演进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云门传》上承元明词话,下开清代鼓词,连接起俗文学史的若干个断链处,为我们研究词话、道情、弹词、鼓词的承接和转变提供了新的文本依据。

本书首次对《云门传》进行了“道教—地方社会—说唱曲艺—文献—小说”的“纽带式研究”,包括其流转经历、版本情况、地方道教语境、文本形成过程、说唱体制、语言特点及冯梦龙的改编策略等。书后还附有《云门传校笺》、冯梦龙《醒世恒言》改删情况标注、相关地方文献与相关民间文学作品,以方便读者概览。

作者简介

作者吴真,广东潮州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曾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库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戏曲与道教文学、中日文化交流。已出版《勘破狐狸窗: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人事与书事》《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唐诗地图》等专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文前彩插

《古代特色文献文学研究丛书》总序

第一章 孤本《云门传》的文献文学史意义

一、情节结构与复调叙事

二、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的颠簸流转历程

三、《云门传》研究史

四、重估《云门传》的文学史意义

第二章 从“仙乡淹留”到“春秋祭赛”:李清故事的演化与地方语境

一、云窟仙境与小说的生成语境

二、李清故事在宋元时期的传播

三、元明时期全真道教在青州的扩张

四、“由虚入实”的李清故事

五、《太平广记》的明代新枝

六、李清信仰的现实反映与后世回响

第三章 故事编创手法与叙事体制

一、对历史材料的随意剪裁

二、对唐代道士故事的采撮捏合

三、明代语言特征

四、明代现实生活的影射

五、《云门传》的诗文用典

六、散文和韵文的分工

七、说唱人的叙事技巧

第四章 词话、道情与鼓词:《云门传》的说唱体式演变

一、作为白话说唱的词传与词话

二、从成化词话到《云门传》的说唱体式演化

三、重轴戏:十字词道情

四、瞽者弹词与丝弦伴奏

五、晚明新兴侉调【银纽丝】

六、北方音韵与儿化韵

七、《金瓶梅词话》与《云门传》的内在联系

八、山东曲艺土壤中的道情与鼓词

第五章 主题强化与文体转换:冯梦龙对《云门传》的改编

一、商人求仙与财多碍道

二、世情硗薄与道情主题的深化

三、文体改换的四种加法

四、演出套语的删减与改装

五、结语:说唱文学对白话小说的滋养作用

附录一 《云门传》笺注

附录二 赵居贞《云门山投龙诗并序》(唐天宝十一年)

附录三 《太平广记》卷三十六 李清

附录四 黄裳(1044—1130)诗文

附录五 张嵲(1096—1148)《癸亥生日前一日读〈神仙李清传〉作》

附录六 刘澄甫(1482—1546)《止道士伐云门山石》

附录七 地方志

附录八 民间传说

附录九 民间歌谣

后记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是202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吴真。

得书感谢您对《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听吴晗讲史:朱元璋传 电子书
民国四大传记之一、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杰作,真正的底层逆袭,精彩展现明太祖朱元璋从贫农到皇帝的改天换命之路。
诗集传附录纂疏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现存元代诗经类文献。
都市文人:张岱传 电子书
本书是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之一,书写了明末清初作家、史学家、散文家张岱的一生。
萧红专集:呼兰河传 电子书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呼兰河传(萧红专集)(经典彩绘本)》是一部思想内涵丰富的经典之作,萧红用女性特有的书写方式给我们描绘出一个复杂的生活空间,从而折射出悲悯的深度人性。让我们以一种无限宽广的胸怀来召唤一份真情、一片温暖。
经纬乾坤:叶叔华传 电子书
叶叔华是我国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是国家攀登计划“现代地壳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在她不懈的努力和推动下,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APSG)国际合作计划得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