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神话学、民俗学学者的研究精粹,带给你不一样的中国神话。
内容简介
这是一批中国优秀的神话学学者的精研之作,它以文集的形式,专著的编辑方法呈现,旨在浓缩这批学者“数十年磨一剑”的研究精华,体现出中国神话学界当下的水准,以及人文研究领域的开拓性思考。
国内的一批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试图给中国神话学带来崭新的视野,阐发出颠覆人们既往观念的见解。全书按学科的内在逻辑来分章节,在编排上附有每位作者的神话研究观点总揆、佳作介绍,并由其推荐该领域数种重要的文献,以便让专业学者、有兴趣的读者深入了解中国神话学的前沿风貌。
作者简介
编者谭佳,文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比较神话学、文学人类学、神话学与思想史研究。出版个人专著三部:《叙事的神话》《断裂中的神圣重构》《神话与古史》,合著《比较神话学在中国》(第二作者)。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比较文学》《文艺争鸣》《外国文学研究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近五年来致力于中国现代神话学史、跨文化视域中的思想史起源研究等领域。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注释
前言
一、全面反思中国神话学
二、革新:重建中国神话学的研究路径
三、谱系重建与资料建设
四、重拾“神话”的功能与意义
上编 理论批判和学术史反思
“神话中国”vs“轴心时代”: “哲学突破”说及“科学中国”说批判
一、中国文化认知的两个误区
二、理论旅行:“轴心时代”和“哲学突破”空降中国
三、“轴心突破”说与“科学中国”说再批判
四、“神话中国”说:如何引领中国传统的再认识
五、“神话中国”说:时间深度与空间广度
六、尾语:中西对话语境中的中国思想研究
重新认识中国神话: 从“神话形式优先论”的立场
一、什么是神话?
二、东周时期的神话理性化浪潮
三、从中国到他者:神话何以是“人的本原存在”
神话与形式: 重建神话学的阐释维度和伦理学价值
一、作为“概念”的神话与作为“现象”的神话
二、从列维-布留尔到马林诺夫斯基:向神话现象的回归之路
三、卡西尔:神话的批判现象学(略)
四、神话自身的言说或者让神话自己说话
五、从神话认识论走向神话存在论的可能性
朝向当下的神话学: “神话主义”再阐释
一、以往的“神话主义”和“新神话主义”
二、重新阐释“神话主义”概念的基础和动因
三、“神话主义”概念的运用
走出西方神话的阴影: 兼论神圣叙事作为概念的可能性
一、中国现代学者用西方现代神话概念看待中国神话资料
二、走出西方神话的阴影
三、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神话概念
四、从生硬的“神话”走向神圣叙事的概念
反思中国神话学的“神话历史化”命题
一、现代神话学对传统“语怪”问题的接纳与转换
二、“神话历史化”假说的现代学术条件及古典渊源
三、回归实践论立场的研究思路
重勘中国神话学的起点与特点: 以章太炎《訄书》为中心
一、1897年:“神话”最早被引进
二、神话与古史的剥离:章太炎的神话学观念
下编 谱系重构和个案开拓
重构神圣的物论: “五行”原论与“原物理”
一、叩问“五行”
二、“五行”三貌
三、“圣显”与“力显”
四、流形与原型
五、言-气-志主体与物的想象
六、结论:“五行”余韵
从考古文物看先秦造神运动: 以凤鸟为视角
一、远古如何造出神模样
二、史前造神运动的典范:凤鸟
三、凤鸟的青铜时代
四、凤鸟在秦汉“四神”中的角色
尾声由神入凡:“对鸟”艺术主题
从感生到帝系: 中国古史神话的轴心转折
一
二
三
四
从东土女神到西国女酋: 西王母新考
一、西王母“西方说”的文献源流
二、《山海经》中的西王母
三、西王母信仰源于东方
四、西王母信仰的本土文化背景和民俗渊源
结语:到民俗中发现历史
历史还是神话: 对涿鹿之战的再考察
一、涿鹿之战人物、地点名称的语音解读
二、涿鹿之战是太阳晒池盐生产过程的故事化
中国多民族神话资料建设: 以母题编码和数据库为中心
一、母题学:神话资料学建设的基石
二、中国多民族神话资料学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三、母题编码在神话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以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为例
从基因谱系重建神话古史
神话中国:中国神话学的反思与开拓是2019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谭佳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神话中国:中国神话学的反思与开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