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如果要全面、客观地了解甲午战争,这本《甲午战争史》是不错的选择。
内容简介
在中国近代史上,甲午战争史是具有决定性、全局性和深远性影响的一场重要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日两国在近代的走势。《甲午战争史》是海内外公认的“甲午战争研究第1人”戚其章先生的代表作。在《甲午战争史》中作者以数十年扎实研究为基础,以极为严谨的态度,广采中日及英文资料、档案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了全面展示,其中揭示的诸多细节和重要结论都成为该领域广为接受的公论,是甲午战争研究领域重要的一部著作。
作者简介
作者戚其章,194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先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后改治中国近代史,于甲午战争史致力尤多,并在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2012)中担任历史顾问。现任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甲午战争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学会理事、山东省历史学会名誉会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再版前言
第一章 日本蓄谋发动侵略战争
第一节 朝鲜东学党起义与中日出兵
一 东学道的创立及其性质
二 东学党起义
三 朝鲜乞兵与清军赴援
四 日军大举入朝
第二节 中日交涉撤兵与清政府和战两歧
第二章 甲午战争的爆发
第一节 丰岛海战
一 清军增援牙山
二 日本海军准备袭击北洋舰队
三 不宣而战
四 济远和广乙的抵抗
五 操江被掳和高升之沉
第二节 成欢之战
一 日军进犯牙山
二 安城渡伏击战
三 激战成欢驿
第三节 中日正式宣战
第三章 中日陆海决战
第一节 平壤之战
一 四大军入朝
二 平壤的防御
三 日军分兵合攻平壤
四 船桥里挫敌
五 坚守普通江
六 玄武门外的战斗
七 雨夜溃奔
八 日军的军事冒险与清军平壤之溃退
第二节 黄海海战
一 北洋舰队护航大东沟
二 两军相接 ——海战的序幕
三 勇冲敌阵 ——海战的第一阶段
四 背腹受敌 ——海战的第二阶段
五 力挽危局 ——海战的第三阶段
六 转败为功 ——海战的第四阶段
七 北洋海军将领对黄海海战的检讨
第四章 日本扩大侵略战争和辽东战役
第一节 鸭绿江防之战
一 鸭绿江岸清军布防
二 日军攻占安平河口
三 虎山激战
四 清军鸭绿江防全线崩溃
第二节 金旅之战
一 日军登陆花园口
二 日军攻陷金州
三 大连湾弃守
四 旅顺口的防御
五 土城子迎击战
六 旅顺口的陷落
七 旅顺大屠杀惨案
第三节 保卫辽阳东路之战
一 清军退守辽阳东路
二 辽阳东路争夺战
三 清军反攻凤凰城失败
四 辽阳东路争夺战的继续和收复宽甸
第四节 保卫辽阳南路与规复海城之战
一 山县有朋罢职与日军进攻海城
二 清军救援海城与缸瓦寨战斗
三 金旅日军北犯与盖平失守
四 清军反攻海城
五 争夺大平山
六 海城日军出击
第五节 辽河下游之战
一 日军袭击牛庄
二 日军占领营口
三 田庄台大战
第五章 日军侵犯山东半岛与北洋舰队覆灭
第一节 德璀琳东渡
第二节 日军进犯山东半岛
一 威海卫的军事地位和防务
二 威海卫的后路防御
三 日本组建“山东作战军”和进行威海卫作战准备
四 日军登陆荣成湾和荣成失守
第三节 威海卫之战
一 白马河前哨战
二 南帮炮台争夺战
三 南帮炮台外围战斗和北帮炮台弃守
第四节 北洋舰队的覆没
一 刘公岛保卫战
二 孤岛援绝与《威海降约》的订立
第六章 马关议和与三国干涉还辽
第一节 日本破坏广岛会议
一 张邵东渡
二 日本广岛拒使
第二节 马关议和
一 李鸿章赴日乞和
二 日军攻占澎湖
三 李鸿章遇刺与《中日停战协定》的订立
四 《马关条约》的签订
第三节 三国干涉还辽
一 俄德法三国联合的形成
二 日本反干涉的失败和中国收回辽南
第七章 日本割占台湾与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武装斗争
第一节 台湾民主国成立和台北沦陷
一 台湾民主国的成立
二 日军登陆澳底与台北弃守
第二节 新竹争夺战
一 日军南侵和新苗军的成立
二 日军新竹受阻与暂缓南进
三 台北新竹间的战斗
四 争夺新竹城
第三节 台湾府的抗战
一 新竹日军出击与苗栗失守
二 大甲溪伏击战和彰化陷落
第四节 台南府保卫战
一 刘永福力撑危局与黑旗军反攻台中
二 日军大举南侵与保卫台南之战
三 台南府城的陷落
结束语 甲午战争的结局及其影响
征引与参考书目举要
一、中文部分
二、日文部分
三、英文部分
附录
甲午战争示意图
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
甲午战争史是2014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戚其章。
得书感谢您对《甲午战争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