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旅悟道:人类学的思路与表现实践

行旅悟道:人类学的思路与表现实践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人类学家庄孔韶关于人类学的思考与实践。

内容简介

作者积30年田野经验,提供中国山地游耕生态类型的人类学概括;回访“金翼”之家,重构百年社会历程;闯进公共卫生领域,试图寻获人类行为背后的文化多元解读;何谓文化的直觉论?何谓”蝗虫”法与“鼹鼠”法?理论提携与方法论说缺一不可。在视觉的文化展示意义之外,呈现了当代影视人类学的应用性新方向。

作者简介

作者庄孔韶,1988年民族学(人类学)专业博士;1990—92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1994—98年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教授,兼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2003年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2007-),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2007-),2009年第16届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副秘书长兼大会电影节组长。

主要著作:《教育人类学》(1989),《银翅》(1996),《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2004),庄编《人类学通论》(2002)和《人类学概论》(2006);出版影视人类学片《端午节》(英文版,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92),《虎日》(2006)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汉人社会、教育人类学、影视人类学、文化撰写、文化遗产保护、应用人类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第一编乡土研究

回访和人类学再研究的意义

陈靖姑传奇及其信仰的田野研究

近四十年“金翼”黄村的家族与人口

黄村轮养制和准—组合家族

“金翼”黄村山谷的风水实践

金翼家族百年过程的学术研究要义

中国乡村人类学的研究进程

第二编发现实践

“虎日”的人类学发现与实践——兼论影视人类学片的应用新方向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新态势和人类学理论原则之运用

可以找到第三种生活方式吗?——关于中国四种生计类型的自然保护与文化生存

中国西南游耕民族的大家族与干栏长屋——1979—1982年的田野考察实录

长江三峡民族民俗文物保护及其实践——兼谈人类学、民族学之角色呈现

人类学与中国教育的进程——文化连续性、文化比较和文人角色

第三编方法论说

文化的直觉论

历史人类学的原则

“蝗虫”法与“鼹鼠”法——人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取向评论

现代人类学的理论寻觅——由明代“公安派”的文论引起

今日人类学的思路与表现实践

影视人类学的理念与实践

第四编学术笔汇

文化自主性的含义

试试阅读弗里曼

作为学术视角的传统

文化生存、文化保护及其运用

重建族群生态系统

杨柳青乡治与商镇之复合研究

作为文化的组织

现代临终关怀的文化检视

行旅悟道:人类学的思路与表现实践是200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庄孔韶。

得书感谢您对《行旅悟道:人类学的思路与表现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文明的体验:人类学视角下的英国 电子书
打开英国社会的变迁群像,揭示虔诚而又纠结的文明底色。
“乡校”记忆——历史人类学训练的起步 电子书
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者们,从2003年开始,每年在一个固定的田野点开展为期两周的工作坊,这些田野点都是某一个省内某个县的某几个村里历史遗存和历史文献丰富的地方,每年的工作坊,通过参与者实地的察看,结合对当地文献、传统文献的阅读、配合每位研究者对其研究过程的讲解,训练和培养能够从事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年轻人。
我看俄罗斯:一位女人类学者的亲历与思考 电子书
本书是笔者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国家公派留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历史系民族学教研室)期间的科研成果,围绕“俄罗斯社会、民族状况,环境与小民族生存”选题,通过比较广泛、深入的实地观察,从自身与俄罗斯社会接触出发,对上述领域展开探索。特别是对中国人类学界目前尚少有人到访的俄罗斯中西伯利亚腹地图瓦共和国的田野调查,有利于我们了解当今俄罗斯民族国家认同。而女性人类学者特有的细致与敏锐,使本书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