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柳南随笔》六卷、《柳南续笔》四卷,为仿宋代洪迈《容斋随笔》而成的笔记作品,近于语林、诗话。
内容简介
《柳南随笔、续笔》,清王应奎撰,以柔校点。“柳南”是沈德潜取王维“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句意为王应奎所取的书斋名。二笔逾十万言,共500多条目,文字简洁洗练,但内容包罗万象,有读书札记,“考诗笔之源流,究名物之根柢”,一家之言,足资取鉴;也有月旦人物,所记名人轶事,可补史传之不足。
《柳南随笔》初刊于乾隆五年,《柳南续笔》初刊于乾隆二十二年,后者对前者的 一些错误做了修正,故二书略有重复,嘉庆时张海鹏将二书合刻,收入《借月山房汇钞》。其后又有道光年间的陈璜《泽古斋重钞》本、光绪年间的《申报馆丛书》本、民国年间《丛书集成》本等,均以《借月山房汇钞》本为祖本。本次校点即以《借月山房汇钞》本为底本,校以诸本而成。
作者简介
作者王应奎,号柳南,诸生,生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约卒于乾隆二十四、五年(1759—1760)间,年近八十岁。许廷录在《王东溆诗集序》中称:“其平昔研讨典籍,探索经史,挹其华而摛其实”。工书法,初学颜真卿。亦善於山水画,不落近人窠臼。著作除了《柳南随笔》《续笔》外,还有《柳南诗文钞》《海虞诗苑》十八卷。
《海虞诗苑》既展现了虞山诗人群体形象,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是一部地域诗歌文学史,同时在诗人及作品的编选上,也体现了王应奎本人的诗学观念。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校点说明
柳南随笔
柳南随笔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柳南续笔
柳南续笔序
柳南续笔自序
卷一
传名不系爵位
生瑜生亮
床床非雨声
自号媿林
清和月
汪钝翁与严白云论诗
布袋
者者馆
彭祖八字
韩文用成语
义门论前明书家
义门论古文
西昆取义
袖中小学
龙君执役
先贤授琴
青冢
东皋赏鱼
包灯
贤母堂
吟诗堕水
龙种
昆湖茅屋
冯姬
李二哇
宋人论文
文章正宗
望溪精语
后与子异
朱竹墨菊
巧言令色
梅柳一条
一把连
小西天
荆公咏菊
青林高会图
药名诗
方尔止吟诗
蟋蟀相公
服御类优
官家
茧庵名论
墓祭
平望女子
卷二
元灯
棉布之始
碧螺春
周璕画龙
莼官
大人
四六声病
陈眉公
杜诗注
僧大涵
王厈音汉
竹器
上番下脱
阿胶
时文选家
饭僧求嗣
冯氏之学
岱山僧
宋笺
诸生就试
王麓台作画
麓台论画
剃须偿米
孙状元
唐诗选本
待士盛典
王文恪祖茔
舍禁
薛太守
倪文正公
僧大汕
芷崖赠妓诗
瑁湖谢恩诗
辛丑奏销
女贵坟
刺称同学
顾玉川
糟团御史
卷三
庶人祭高祖
种痘
东林气节
关庙投刺
永乐朝词臣
不肖子
陆公酒量
太湖渔户
严孝廉
仁兄仁弟
呼兄为况
阮亭诗序
河梁诗
渊明自挽自祭
李存我书
天宝鹿
卖文
何义门论文
茅选唐宋八家
沧浪诗话
王赵交恶
陈眉公告衣巾
钱木庵论冯定远诗
尊甫尊堂
俗语有本
一门四皓
吴俗告丧
林茂之
冯补之论律诗
文三桥
虎丘社稷
三国志
罩甲
戈氏神童
海棠白花
夏吏部
三贤多寿
邑乘之误
敬十八房书说
计甫草
气化感物之异
梅酱
绿林
方何之弊
古文难易之分
杨九娘
揭曼硕诗
折倒
卷四
三诗同意
三史
祭文创格
岂况连用
新城诗格
死社稷为诸侯言之
改嫁
尚书
同姓称家
樊绍述古文
公为尊称
百客堂
参坐参语
三登高望楼诗
正字通
书板之误
俭为共德
金天石
金正希
周鄮山
称字
笠翁诗韵
苏蓼劬
总管庙
饮光误论
误解闲情
误学汉碑
梅蔡化俗
瞿张殉难
杨义士
诸家论震川古文
虞山不知苦吟
南垣善谑
正钱录
修志所难
虞邑流寓
历代笔记小说大观总目
柳南随笔续笔(历代笔记小说大观)是201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清] 王应奎。
得书感谢您对《柳南随笔续笔(历代笔记小说大观)》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