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学社丛书: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

讲学社丛书: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享誉国际的中国近现代史学者,当代日本梁启超研究领路人狭间直树,带你从东亚近代文明史的视野下认识梁启超。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以2012年日本著名中国近代史学者狭间直树在清华园为“梁启超纪念讲座”发表的系列讲演为基础整理而成。

狭间直树教授在“东亚近代文明史”的宏阔视野下,以大量史料为基础,通过细致的文本比较分析,将梁启超逃亡日本期间的经历和转变,尤其是与康有为的关系,明治日本对于梁启超的政治活动和思想学术的影响,以及“二十一条”后梁启超对日态度的转变等议题,作以细致的呈现和剖析,力图揭示梁启超其人其思对于东亚近代文明形成和内部互动的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狭间直树,著名中国近现代史学者,1937年生于日本兵库县,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京都产业大学教授,2001年出任孙中山纪念馆馆长,至2007年离任,被授予名誉馆长称号。研究范围相当广泛,尤其擅长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及国民党革命时期政治思想、民众运动史的研究,其对中日近代思想的传播和影响的研究也尤为深刻。著作包括《中国文明选·革命论集》(合著,1972)《中国社会主义的黎明》(1976)《东亚近代史研究》(合著,1980)《五四运动研究序说》(1982)《中国历史学的新浪潮》(与森时彦共同编著,1985)等。自1978年以来长年担任京都大学生人文科学研究所中国近代史共同研究班班长,组织集体的学术研究、出版活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序言

第一讲 东亚近代文明史的时段划分——世界史的近代与东亚

一、就讲座题目的若干说明

二、东亚近代史的“文明史”时段划分

三、日本对于逃亡前的梁启超的意义

第二讲 身为康有为的弟子——以接受西方为目的的“康学”与“西学”

一、梁启超的学识——抑或是传统学术的基础

二、康有为的学生

三、逃亡之后的在日活动

四、日本支持者

第三讲 梁启超思想的独立——《清议报》时期

一、康有为的来日与梁启超

二、《清议报》的改编

三、《仁学》与《谭嗣同传》——康梁与谭嗣同的关系

第四讲 梁启超的“辉煌期”——《新民说》等

一、《新民丛报》的发行

二、梁启超掌握的新学理

三、关于“新民说”

四、“新民说”的立论基础和轴心的转移

第五讲 “预备立宪”时代的梁启超

一、清朝的“预备立宪”与梁启超的宪政视察报告

二、关于《请定国是折》

三、梁启超移居须磨

第六讲 民国初年的梁启超

一、回国后的政治地位

二、对日态度的变化

三、日本人的对华态度——吉野作造

第七讲 梁启超与历史学——1920年代东亚人文科学形成史的一个横断面

一、《中国历史研究法》

二、对桑原骘藏的评价

三、作为“科学”的历史学

第八讲 《梁启超年谱长编》的编辑与翻译——梁启超年谱在近代东亚文明圈中的意义

附录

清朝的立宪准备与梁启超的代作上奏

“历史家”和其所写的传记——关于梁启超撰两种《谭嗣同传》及其他

《新民说》略论

评议

印象记

讲学社丛书: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是2016年由世纪文景出版,作者[日] 狭间直树。

得书感谢您对《讲学社丛书: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东亚变迁与周边世界 电子书
东亚史多维度研究互动交流,探索新视野。
中国历史上的国计民生 电子书
第十六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暨“中国历史上的国计民生”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选集。
何谓明代:“危机”下的世界史与东亚 电子书
本书是日本著名学者冈本隆司教授撰写的、专门向日本读者介绍明代历史的入门书。全书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包括形成、体制、变革、社会、乖离、混乱、崩溃,大体覆盖了明朝1368年立国至1644年灭亡的二百余年历史。书中吸收了百年间日本明史研究的成果,同时又兼具通俗易懂的特点。作者分析了一直以来明史不受日本学者重视的原因,并结合多领域的研究成果试图使明史“有趣”起来。从外国学者的视角审视明代历史,能给人以不同的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明清卷 电子书
梁启超著古今中外人物传记明清卷。
梁启超评历史人物合集·先秦卷 电子书
梁启超对先秦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的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