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论

道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杨国荣教授“具体的形上学”三书之一。

内容简介

以史与思的交融为进路,“具体的形上学”既基于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又以世界哲学背景下的多重哲学智慧为理论之源,其内在的旨趣在于从本体论、道德哲学、意义理论等层面阐释人与人的世界。

与抽象形态的形而上学或“后形而上学”的视域不同,“具体的形上学”以存在问题的本源性、道德的形上向度、成己与成物和意义生成的历史过程为指向,多方面地展现人的存在与世界之“在”的具体性。

全书包括四卷:《道论》《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四者既脉络相通,又各有侧重。

作者简介

作者杨国荣,1957年10月生于上海,浙江诸暨人。1988年获博士学位,1991破格由讲师晋升为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1998-2000)。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所长;国际儒联理事、孔子基金会理事、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上海哲学学会中国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编委。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具体形上学·引言

自序

导论

第一章 形上之域与存在的具体性

一 存在之思与形上之域

二 形而上学的抽象形态

三 人与世界图景

四 存在之序

五 时间、过程与历史

第二章 存在的价值之维

一 是什么与意味着什么

二 价值和评价

三 价值、规范与世界的变革

第三章 认识、存在与智慧

一 认识的本体论前提

二 “知”(knowing)与“在”(being)

三 知识客观有效性的形上根据

四 知识、智慧与人之“在”

第四章 存在与方法

一 当然之则和必然之道

二 思维的秩序、行动的秩序与存在的秩序

三 理解与涵养

第五章 语言的形上意蕴

一 以名指实和以名喻道

二 解释世界与变革世界

三 语言与人

第六章 美的本体论意义

一 审美秩序

二 存在的完美

三 美与自由

四 美与真、善

第七章 道德与存在

一 规范、义务与伦理关系

二 道德主体

三 行为情景与存在境域

四 社会整合的道德前提

第八章 日常存在与终极关切

一 日常生活与日常存在

二 日常生活中的人

三 已然与自在

四 终极关切:存在的自觉

五 极高明而道中庸

第九章 形上视域中的自由

一 存在的统一之境

二 自由与自因

三 自由的价值内涵

附录一 哲学何为

附录二 道与中国哲学

后记

二版后记

三版后记

道论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国荣。

得书感谢您对《道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方以智心性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关于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方以智心性论的研究成果。
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 电子书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贺来力作,阐发了马克思辩证法对于解决当代哲学内在矛盾、推动哲学未来发展方面所具有的重大价值。
传世励志经典:夹在道与势中的儒脉——中国大儒传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历史上15位大儒的人物传记,它将丰富的儒文化人格化,使读者在领略大儒们人格魅力的同时,接受儒文化的养护,进而横向展现每位大儒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纵向梳理儒学二千余年发展的脉络。
公共行政伦理学论纲 电子书
本书首先撷取功利主义、康德主义及儒家美德伦理,提炼其伦理价值与公共行政的契合性,分别作为行政伦理之利益论、义务论和德性论基础,并整合其为公共政策所依凭之“综合伦理”。接着以中西官僚制为典型的公共组织类型,探讨其在结构、文化和价值方面对行政人行为的影响,并分析行政人在其组织伦理困局中的可能出路。最后深入论证行政人的角色和责任,深度挖掘其责任之源,竭力凸显行政人之公民角色定位、民主型人格及道德成熟之本
汉代至北宋《论语》学史考论 电子书
《论语》是儒家的原始经典和古代社会的生活教科书,《论语》学是经学的重要分支。从西汉至北宋,《论语》学的发展经历了汉学、玄儒交融、宋学等不同的阶段,具有与学术史、思想史主潮相应的典型特征。本书重点对西汉至北宋的《论语》学进行了研究,通过考论各个历史时段《论语》的主要注家及其注本,指出从西汉到北宋的《论语》学,经历了从汉学到玄学再到理学的传承与新变,其积极成果是经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学术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