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的思想与艺术

古典小说的思想与艺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北大中文系教授周先慎对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深入解读。

内容简介

文学经典是历史筛选的结果,不同时代的学者曾作出过不完全相同的开掘和阐释。《古典小说的思想与艺术》的作者以当代学人的眼光,对这些作品进行了新的审视,并在思想与艺术的结合上进行了具体的审美分析。论题不必求新,立论不必出奇,但具体的分析会让读者产生一种新鲜感。

作者简介

作者周先慎,1935年生,四川成都人。195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宋元明清文学的研究和教学。主要论著有《古典小说鉴赏》《中国四大典悲剧》《古诗文的艺术世界》《明清小说》《中国文学十五讲》《聊斋评赏大成》《历代小说选》等多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我的古典小说研究——代序

中国古典小说人物描写对形神关系的处理

一 传神与形神关系

二 以形写神

三 遗貌得神

雏形期小说的文体意义——以《搜神记》中的两篇小小说为例

一、 《宋定伯》

二、 《李寄》

宋代话本小说繁荣的市民文化背景

《莺莺传》的文化意蕴和审美特征

以史衡文:《三国演义》的误读

《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艺术

论《水浒传》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构思

从林冲看《水浒传》的人物描写

孙悟空形象的时代精神和文化意蕴

一 《西游记》是一部描写孙悟空的英雄传奇

二 孙悟空形象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三 孙悟空形象的精神文化内涵

四 孙悟空的斗争智慧来源于现实生活

五 奇幻描写中时时透出世俗社会的人情事理

六 童话主角和《西游记》的童真童趣

潘金莲形象的悲剧意义

一 《金瓶梅》开辟了一个妇女成群结队进入长篇小说艺术殿堂的新纪元

二 潘金莲是一夫多妻制的男权社会所孕育出来的一朵恶之花

三 潘金莲是一个悲剧人物,她的悲剧是一个追求者的悲剧

四 在妻妾争宠中充分地表现了潘金莲的阴险与狠毒

五 潘金莲悲剧的社会内容和《金瓶梅》的写实风格

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

一 西门庆是《金瓶梅》的第一主人公

二 西门庆是一个集富商、官僚、恶霸于一身的典型人物

三 西门庆形象的三个特点是:贪财、好色、玩权

四 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五 西门庆典型形象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聊斋志异》:继承与总结

《聊斋志异》的手稿本及其价值

一 《聊斋志异》的创作、传抄与刊刻

二 手稿本的保存和发现

三 半部手稿本的基本面貌

四 手稿本的价值和意义

《聊斋》的版本与《聊斋》的欣赏

一 关于字词的歧异

二 关于句段的歧异

小说家蒲松龄的艺术个性

蒲松龄对志怪体小说的加工

奇异世界中的现实人生——《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聊斋志异》的艺术美

论《聊斋志异》清官作品的思想基础

《聊斋志异》中的人才问题小说

一 蒲松龄创作人才问题小说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 对考官昏庸与腐败的揭露和讽刺

三 对不同士子的不同态度:哀怜、同情、讽刺

四 表现科举考试对知识分子家庭生活的影响

五 人才问题小说中表现出的蒲松龄的思想矛盾

结语

《聊斋志异》的诗意美

试解开宗明义的《考城隍》——读《聊斋》札记

略论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琐碎中有无限烟波——《红楼梦》的欣赏

一 映射

二 细节

三 语言

学术规范与学术品格——评刘心武的“秦学”及其论争

圆融的自叙说给我们的启示——对《红楼梦》文学的研究的一点感想

《三侠五义》评析

侠客精神漫议

关于北大藏本清代小说《红风传》

吴组缃先生的古典小说研究

重温吴组缃先生论《三国演义》

一 关于《三国演义》的成书和作者

二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

三 关于《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

林庚先生与《西游记》

后记

校读后记

古典小说的思想与艺术是201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周先慎。

得书感谢您对《古典小说的思想与艺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电子书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人生的青春之问、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长江文学艺术的春天 电子书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历届艺术节的有关文件,含通知、领导讲话及第六届艺术节资料;第二部分是一批回忆文章。
思想的乡愁:百年乡土文学与知识者的精神图像 电子书
本书从知识者自身的现代性体验出发,将他们看作是由传统到现代社会转型中,有着较为深刻体验的人。从而进一步探讨知识者与乡土文学之间的内在精神结构,即他们在塑造农民形象、书写乡土历史和文化时呈现的思想图像。在他们的文学世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知识者的情怀与责任,知识者与乡土、与传统、与农民之间的复杂关系及情感;也可以看到在乡村的物质与精神同处于现代境遇下,知识者做的社会及文化思考,针砭、批判,或怀想、留
思想的边界:健民文论自选集 电子书
本书收入了作者的28篇文论和评论,对当代文学、绘画理论、思想文化作出富有深度的理论阐释。全书分为三辑,“感觉之阈:一种理论设置”概述了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确立的一个理论设置——艺术感觉论;“批评之象:视角与谱系”从“五四”文学批评背景的视角,讨论现代作家论的谱系以及香港早期文学的历史演进;“解读之惑:敞开了什么”从人文意义上讨论了随笔的文体功能,同时对刘再复等人的文学理论以及一些作家、诗人、画家
欧美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生态叙事 电子书
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动物生态文学与神秘叙事编、植物生态文学与神秘思想叙述编、生态文学与生态文化观念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