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作者宋史研究论文多篇,涉及军事、制度、人物、史学、论著几个方面,材料丰富,论述充分,见解独到。
内容简介
本书最大特点是结合史学史进行分析探讨,史实与研究动态两相观照,展示了别具一格的研究特色,为宋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作者罗炳良,男,1963年8月生,河北省定兴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安徽省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兼职教授、浙江省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史学会史学理论分会常务理事等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探索丛书编辑委员会
出版说明
研究历史应当兼顾史学史 (代序)
第一编 宋代军事研究
宋代骄兵问题初探
一、宋代骄兵的发展及其特征
二、骄兵对宋代社会的影响
三、宋代消弭骄兵措施及其局限性
宋代兵变性质刍议
一
二
三
宋代治军政策矛盾探析
一、募兵政策:稳定社会与稳定军队之间的矛盾
二、养兵政策:严治力惩与姑息放纵之间的矛盾
三、用兵政策:朝廷集权与将帅分权之间的矛盾
四、尾论:对唐宋治军政策的管窥认识
宋代军事训练及其效果
一
二
北宋“强兵”政策简论
一、北宋骄兵的形成及其危害
二、北宋的“强兵”舆论和措施
三、北宋“强兵”政策的局限性
第二编 宋代制度研究
宗法制度与宋代社会
一、宋代宗法制度的特征
二、宋代宗法制度产生的社会基础
宋代通判制度述论
一、通判制度之缘起
二、通判制度之演变
三、通判制度之性质
四、通判制度之作用
宋代火政考略
一、宋代火灾及其成因
二、宋代的火政建制
三、宋代的恤灾与奖惩
第三编 宋代人物研究
范仲淹历史意识初探
一、历史忧患意识
二、历史借鉴意识
三、历史变革意识
范仲淹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实践及其意义
一、深刻的民本理念
二、躬身实践民本思想
三、历史影响与现实意义
范仲淹与北宋《春秋》学
一、复兴儒学精神
二、阐释《春秋》经义
三、培育《春秋》学人
岳飞冤狱新论
岳家军群体人物研究
一、岳家军群体人物的类别
二、岳家军军人集团与赵宋文人集团的矛盾
三、简短的结语
龚明之生卒年代问题祛疑
第四编 宋代史学研究
唐宋经济史著作的勃兴及其史学价值
宋代史学的两个发展趋势及其相互关系
一
二
三
宋代义理史学再评价
一
二
三
菊坡学派与岭南史学
一
二
三
宋元义理史学的“致用”与“求真”
一
二
三
从宋代义理化史学到清代实证性史学的转变
一
二
三
四
从宋代考据史学到清代实证史学的发展
一
二
三
第五编 宋代文献研究
《故辽兴军衙内马步军都指挥使韩府君墓志铭》的史学价值
南宋历史文献学的时代特征
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二、剖析是非,评论得失
三、辑佚补缺,考证谬误
关于《通鉴纪事本末》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一
二
尤袤《遂初堂书目》序跋考辨
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的编纂特点与史学价值
一
二
第六编 宋史论著研究
邵晋涵对《宋史》研究的重要贡献
一、关于《宋史》改撰宗旨的理论
二、关于《宋史》改撰编纂的成就
三、关于《宋史》史料考证的价值
20世纪的《宋史》研究
一、元代史家对《宋史》的撰修
二、历代史家对《宋史》的研究
三、《宋史》研究中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
张其凡先生与五代两宋军事史研究
一
二
三
《范仲淹戍边》序
《两宋财政史》评介
评《宋夏关系史》
《吴玠吴璘研究资料选编》评介
读《简明西夏史》
后记
宋史瞥识是2011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罗炳良。
得书感谢您对《宋史瞥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