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全面反映文学院教师科研、教学。
内容简介
本辑共收入论文30篇,其中学术论文16篇,教学改革论文14篇。论文的作者大都是文学院现任教师,也有从文学院调入我校艺术研究院的教师、与教师合作论文的在读或毕业的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收入本辑的所有论文均是在此首次公开发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学术编
邓以蛰音乐美学思想初探
阿多尔诺关于现代主义艺术审美特征的论述
一、现代主义艺术中的不和谐及抽象
二、现代主义艺术的幻象性
三、现代主义艺术的谜语特质
结语
全球化与人民性、民族化之交互错动——简论全球化语境中的毛泽东文艺思想
一、文艺的人民性与全球化
二、文艺的开放性和民族性
对先秦两汉时期“品”的词义学简要考察
古代刺秦剧的君道观和士道观
一、古代刺秦剧目及内容梗概
二、“道德”是古代刺秦剧评价秦始皇的唯一取向
三、“士为知己者死”是刺秦的主要动机
四、附论《易水寒》的结局
试论师事魏校对归有光的影响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浅谈皮影戏的剧场特性
一、皮影戏戏剧场构成的三种情况
二、皮影戏的剧场特性
宣侠父《西北远征记》的文史价值略考
一
二
三
文学·影视·生活——从《蜗居》现象看现实主义创作的当代意义
一
二
三
中国电影中的俄狄浦斯情结解读
一、张艺谋导演电影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二、陈凯歌电影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三、冯小刚电影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四、姜文电影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结语
电视广告语言的陌生化
一、引论
二、偏离——实现电视广告语言陌生化的手段
三、对电视广告语言陌生化特点的分析
结语
从词语角度看新闻发言人语言的淡化现象——以2008年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部分发言为例
一、从高频词看新闻发言人语言中的淡化词语
二、从高频词搭配的角度解读新闻发言人语言中的淡化现象
三、通过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分析新闻发言人语言中的淡化现象
河北沙城话与狼山话的语音差异
一、沙城话的声韵调
二、狼山话的声韵调
三、沙城和狼山两语区声韵调的差异
四、两字组连读变调
结论
新媒介写作特点分析
一、写作主体的草根性和匿名性
二、写作内容的丰富性和单一性
三、写作传播的开放性和交互性
四、写作标准的严谨性和创新性
要“激动”——论学术境界
一、“激动”的不同表现
二、“激动”:学术境界的较高层次
三、如何达到“激动”的境界
教学编
高等学校文学艺术教育教学目的与方法刍议——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劣辨析
“三论”教学的方法论与大学教育的价值论思考
一、课程设置要恰到好处
二、课堂教学要有意脱离教材
三、注重体验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四、注重人文精神的养成
五、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学习过程比考试重要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度”的把握
一、课前准备中的“度”
二、课堂教学中的“度”
三、课后考核中的“度”
读图时代背景下的文艺美学教学改革
一、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塑造新型理想人格
二、提高课堂教学含金量,提升审美感知力
三、电子传媒时代要把读文与读图完美结合起来
精神分析与文学阅读:一门文学批评课的教学设计
一、“精神分析与文学阅读”课程的设计思路
二、精神分析文论课程的授课线索
三、精神分析文论课程的教学方法
四、精神分析文论课程的实例分析
高校公共基础课大班考核方法改革研讨——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例
一、新考核方案的针对性
二、新考核方案的具体内容
三、新考核方案的实践过程与效果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性
“史实”教学与“史识”教学——论大一新生“中国现代文学史B”课程教学特色
高校之文学讲读:文本与语境——以鲁迅的《祝福》为例
一、语境
二、文本
试论影视剧作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影视剧作课授课的问题与现状
二、现有条件下的应对策略
古代汉语课程论文指导述要
一、古代汉语课实行论文结课的利弊
二、论文指导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大学基础写作课实践指导案例分析
一、写作指导步骤
二、评价体系
三、实践效果
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看字本位理念的重要性
一、现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字本位理念的贯彻
三、以字本位理念为指导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初步构想
试论大学英语四级作文写作
一、学生英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写作训练
语言文学前沿(第一辑)是2010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鸿声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语言文学前沿(第一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