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系统分析博物馆物的语境化。
内容简介
“缪斯文库”之一种。任何物的意义都形成于特定的语境网络。然而,博物馆通过将物从语境中抽离的行为,实现对物的收藏和利用。这种“去语境化”的现象很容易导致博物馆物意义不明。为深化藏品与公众的意义对话,“再语境化”解读博物馆物成为当代博物馆的一个重要使命。
本书从物的语境的本体论、方法学与实践法三个角度切入,尝试探索一套系统开展博物馆物“再语境化”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本体论层面,以关联物、关联人群、特定时空为语境的构成要素,并从尺度与维度界定语境的基本结构。方法学层面,从藏品研究与展示传播两个环节剖析语境化阐释的方法特点。实践法层面,在收藏原则、研究方法、策展过程等实践环节中,分别保存、探索、编织物的语境关系,最终使物回归意义之网。
作者简介
作者毛若寒,浙江大学考古学博士、荷兰鹿特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博士后,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博物馆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博物馆》杂志特约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阐释传播、博物馆公共管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关联网络中的博物馆物
一 博物馆还是陵墓?
二 艺术品还是生活品?
三 语境与博物馆
四 语境化阐释:深化博物馆公共效益的重要路径
第二章 博物馆的语境观念变迁
一 从珍奇柜到类型学:抽离语境的物件
二 立体透视场景与露天博物馆:语境意识的萌生
三 写实还是剥离:“再语境化”的分歧
四 中间道路:“语境化方法”
第三章 本体考察:博物馆物的语境是什么?
一 依托于物的关联之网
二 尺度与维度
三 常见的语境形态
第四章 方法探究:语境化阐释如何开展?
一 有益阐释的“再语境化”类型
二 语境化阐释的思路与特点
三 语境化阐释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第五章 保存关联网络:语境视野下的收藏策略
一 聚焦关联物件:建立基于语境关系的系统收藏群
二 联系关联人群:收集藏品的多视角记忆
第六章 探索关联网络:语境视野下的研究策略
一 拓展研究主体:构建广阔的研究网络
二 参考统一流程:梳理藏品的多维内涵
三 关联藏品信息:构建藏品的意义互联
第七章 编织关联网络:语境视野下的策展方法
一 构建主题框架:基于语境的尺度与维度
二 设置展品陈列:空间关联与可视化表达
三 整合观众参与:促进物与人的情境交融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编织意义之网:博物馆物的语境化阐释是2024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毛若寒。
得书感谢您对《编织意义之网:博物馆物的语境化阐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