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光礼膏方:诊治心血管病及杂病辑要

祝光礼膏方:诊治心血管病及杂病辑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祝光礼主任医师近30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经验的总结。

内容简介

本书就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睡眠障碍、疲劳综合征、亚健康状态、消化系统疾病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本书从理论阐释到科学研究,并精选了部分典型病案,对于提高中医临床工作人员的临床技能及膏方诊治疾病水平大有裨益,亦是总结和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重要内容和补充。

作者简介

编者陈启兰,中医学博士,中医师承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杭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后备学科带头人。2001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现湖北中医药大学),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获博士学位。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神经症、脑供血不足等心血管疾病,并熟练运用中药煎剂、中药免煎颗粒剂、丸剂、中药泡茶方、膏方、食疗等多种传统中医药方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祝光礼膏方诊治心血管病及杂病辑要》编委会

前言

1 祝光礼名中医介绍

1.1 学术思想与临证特色

1.1.1 治学严谨,融会新知

1.1.2 倡学术独立,重治病求本

1.1.3 辨“证”治“病”“,证”与“病”合

1.1.4 用药轻灵“,轻可去实”

1.1.5 如遇无“症”可辨,则强调整体调摄“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一大特色,“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而“症”则是其外在表现形式。但是,作为“辨证论治”重要参考对象的“症”,医师在临证把握时常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如患者没有症状而仅表现为检查结果的异常,可见于高血压、高脂血症、肝功能、心电图以及X线、B超等检查结果异常。这是因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客观检查证据,而患者往往还处于疾病的早期或者本身尚未出现相关症状,此为第一种;患者诉说症状纷繁芜杂,内容众多,没有主症,没有重点,此为第二种;经治疗后症状逐渐改善或缓解,但舌脉证仍在或者检查结果仍存在异常,此为第三种;另有一种特殊情况,表现为原有症状缓解但病情却加重,此为第四种。临证如何应对颇费周折。

1.2 祝光礼学术渊源

1.2.1 师从杨少山名老中医

1.2.2 得俞尚德教授悉心指点

1.2.3 求学于顾景琰教授

参考文献

2 膏方概述

2.1 膏方的概念及适用对象

2.1.1 什么是膏方

2.1.2 膏方的适用对象

2.1.3 膏方的作用和特点

2.2 膏方补肾填精之理论基础

2.2.1 肾主封藏

2.2.2 肾失封藏

2.2.3 肾主封藏之何以养藏

2.3 膏方的功效和作用

2.3.1 膏方的特点和优势

2.3.2 中医九种体质

2.3.3 膏方组方内容

2.3.4 常用补益古方

2.4 膏方的熬制方法及服用注意事项

2.4.1 膏方的熬制方法及注意事项

2.4.2 服用季节及方法、忌口

2.5 膏方治疗心血管病的优势及顾虑

2.5.1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心血管病的膏方防治

2.5.2 祝光礼运用膏方治疗心血管病

2.5.3 应用膏方治疗心血管病的顾虑

参考文献

3 高血压

3.1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3.1.1 眩晕头痛历代文献提要钩玄

3.1.2 现代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

3.1.3 小结

3.2 祝光礼论治高血压的主要学术特色

3.2.1 高血压病因病机

3.2.2 辨证分型及特殊类型高血压诊治

3.2.3 小结

3.3 祝光礼运用膏方治疗高血压的理论依据与临证经验

3.3.1 祝光礼高血压发病观

3.3.2 祝光礼从肾失封藏论治高血压的膏方治疗

3.3.3 归纳分析祝光礼膏方论治高血压的学术经验

3.3.4 小结

3.4 高血压膏方常用方选

3.4.1 天麻钩藤饮

3.4.2 镇肝熄风汤

3.4.3 一贯煎合杞菊地黄汤

3.4.4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

3.5 膏方治疗高血压医案

3.6 滋补肝肾膏方治疗高血压肝肾阴虚证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

3.6.1 对象和方法

3.6.2 结果

3.6.3 分析与讨论

3.6.4 小结

参考文献

4 心律失常

4.1 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4.1.1 心律失常概述

4.1.2 心律失常的中医病因病机

4.1.3 祝光礼论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五脏相关

4.2 祝光礼论治心律失常的主要学术特色

4.2.1 心律失常快者重在潜阳,慢者重在补气

4.2.2 无证可辨时,则针对病因用药或从病论治

4.2.3 五脏论治

4.2.4 小结

4.3 祝光礼运用膏方治疗心律失常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4.3.1 祝光礼运用膏方治疗心律失常的学术思想

4.3.2 心律失常常用方选

4.4 膏方治疗心律失常医案

参考文献

5 冠心病

5.1 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5.1.1 源流

5.1.2 病因病机

5.1.3 治疗

5.2 祝光礼论治冠心病的主要学术特色

5.2.1 病因病机

5.2.2 临床分型

5.2.3 兼证

5.2.4 冠心病的病理转归

5.3 祝光礼运用膏方治疗冠心病的理论依据

5.3.1 祝光礼冠心病发病观

5.3.2 祝光礼膏方治疗冠心病的理论基础

5.4 膏方治疗冠心病医案

参考文献

6 心力衰竭

6.1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6.1.1 先秦时期——《黄帝内经》“心痹”“心胀“”心咳”及水肿的治则

6.1.2 东汉时期——张仲景“心水”“水湿痰饮”及水肿的治则

6.1.3 “心衰”最早出现的年代

6.1.4 金元清——王清任“瘀血理论”

6.1.5 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

6.2 祝光礼论治心力衰竭的主要学术特色

6.2.1 病因病机

6.2.2 临床分型

6.3 祝光礼治疗心力衰竭常用方剂

6.3.1 五皮饮

6.3.2 葶苈大枣泻肺汤

6.3.3 五苓散

6.3.4 苓桂术甘汤

6.3.5 实脾散

6.3.6 生脉散

6.3.7 参附强心合剂[自制制剂]

6.4 膏方治疗心力衰竭医案

参考文献

7 心脏神经症

参考文献

8 其他内科病症

8.1 睡眠障碍

8.1.1 睡眠障碍的病因病机

8.1.2 睡眠障碍证型

8.1.2 医案分析

8.2 亚健康状态与慢性疲劳综合征

8.2.1 亚健康状态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现代医学认识及治疗

8.2.2 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辨证

8.2.3 膏方治疗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理论依据

8.2.4 祝光礼对亚健康状态及疲劳综合征的膏方治疗

8.3 月经病

8.3.1 月经病概论

8.3.2 月经病辨证分型

8.3.3 医案分析

8.3.4 小结

8.4 呼吸系统疾病

8.4.1 膏方调治呼吸系统疾病概论

8.4.2 呼吸系统疾病膏方用药的基本原则

8.4.3 医案分析

8.5 脾胃病

8.6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8.6.1 滋肾平肝法治疗痛风关节活动不利膏方医案

8.6.2 温肾疏肝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膏方医案

8.6.3 金水互生法治疗脂肪肝变症膏方医案

8.6.4 暖脾养阴法治疗糖尿病诸症膏方医案

8.6.5 滋补肝肾法治疗甲亢膏方医案

8.6.6 结语

8.7 术后调护

8.7.1 脾胃虚弱

8.7.2 脾肾阳虚

8.7.3 气阴不足

8.7.4 肝郁克脾

参考文献

9 杂病

9.1 颈椎病

9.2 过敏性皮炎

9.3 偏头痛

9.4 贫血

9.5 蛋白尿

9.6 肾结石

9.7 暑温

参考文献

祝光礼膏方:诊治心血管病及杂病辑要是2021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启兰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祝光礼膏方:诊治心血管病及杂病辑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伤寒杂病论》药证解读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研习《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所用药物之小结。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张仲景习用药物,从“基原探讨”“条文辑要”“病机辨析”“应用探究”展开论述,通过“析药测证”“以药串方”的形式,努力探索,还原张仲景时代诸医者的用药思辨规律,从“证-药”角度全新地诠释每味药物;第二部分为张仲景使用次数不多的药物,重点厘清其基原及本草历史沿革,内容、形式不拘一格。本书以临床实用为指归,融思想性、学术性
糖尿病足综合诊治 电子书
理念先进,强调多学科专家团队的协作;内容全面,提供完善的治疗方案,促进对糖尿病足的联合处理。
针灸临证古今通论.杂病分册 电子书
本套丛书是将古代针灸文献与现代临床相结合,汇总分析古代医籍中针灸治疗150余种临床常见病证的相关文献。文献资料来源于先秦至清代末年的130余种重要针灸著作。通过数据库的应用全面、准确地整理出相关内容,对各病证的取穴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临床治疗的规律和特点,包括循经取穴、分部取穴、辨证取穴、针法灸法特点等,以求起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并与现代临床进行比对,寻找异同点,最后提出合理的临床参考处方。此书涉及
小儿川崎病临床病例诊治解析 电子书
本书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30年诊治经验,尤其是2012年之后有电子病历开始,选择其中多脏器受累的典型病例、不典型疑难病例,根据病情进展逐层分析,研究治疗策略,成功救治的病历以及误诊、漏诊致残、致死病例69个,配合清晰图像。
心血管病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 电子书
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具体的病例(每种疾病可选择1~3个病例)为基础。以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时间顺序为线索,以情景再现的形式详细叙述疾病的治疗与发展过程中,临床护理的每一工作环节、每一步骤或每一具体操作的内容、特点、要求及方法,并融入作者的实践体会。第二部分围绕该专科常用护理技术,系统介绍每项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并对操作中所需掌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相应的注解。以上两个部分相应的地方以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