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心血管病 电子书

继发性心血管病

9.9开通会员

编辑推荐

对心内科医生开阔思维、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非常有帮助。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总结了临床常见或罕见的继发性心脏病,包括内分泌性、肾性、贫血性、风湿免疫性、神经性、医源性等等。很多心血管疾病是由继发性因素所致,通过继发性心血管疾病的总结,能提醒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注意到这些疾病,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多科合作,整合医疗资源,减少弯路,达到最佳的医疗。

章节目录

展开全部

继发性心血管病是201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孟晓萍 主编。

温馨提示:
1.本电子书已获得正版授权,由出版社通过知传链发行。
2.该电子书为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电子书内容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3.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得书感谢您对《继发性心血管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指南(2021) 电子书
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漫画,精炼的内容选材,向读者深入浅出的介绍了高血压防治知识。该书以科学证据为基础,从维护健康的角度,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健康知识和干预指导,所述内容均为科学共识的科普版,在指导、教育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但是目前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然较低。互联网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针对公众开展健康教育?如何做好科普工作?如何做好准确、生动、大家愿意看、看了不会忘的科普?这是
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 电子书
该规范集高血压健康宣教、技术指导与管理评估于一体,着力打造“医防康管”体系,强化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强调个人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将高血压病预防的关口前移,争取实现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与诊断治疗无缝衔接,提高高血压患者管理率、血压控制率,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实现从治到防的全新升级,打造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15 电子书
本书为长城国际心血管学会议用书。是针对中国心血管诊疗领域的核心问题,总结1年来心血管领域出台的专家指南和共识。本书由若干心血管领域的专家指南和共识合并而成,对我国心血管临床工作有着关键的指导意义。指南和共识涉及心血管领域的多个专题,例如房颤的处理、心血管药物的应用、胸痛等症状的评估和处理等。目前,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仍是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
傅淑清临床经验选 电子书
1.学术思想:主要介绍傅师的学术思想。如重视调理气机;巧用和法治百病;;用药以轻灵活泼为特点等。2.医话医理:主要反映傅师在临床实践中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独特看法和临床体会。3.医案选编:主要分妇科、内科和儿科三部分,反映傅师的辨症立法思维和制方用药特点,不但包括成功的经验,也有对失败教训的分析,全面反映傅师临证诊治的思路。4.经验方药:主要反映收集傅师在长期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比较定型且行之有效的经
性传播疾病实验室检测指南 电子书
本书系统介绍了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感染、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软下疳、阴道滴虫病、生殖器念珠菌病、细菌性阴道病、阴虱病、生殖支原体感染等13种性传播感染性疾病的常用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仪器材料、标本采集、操作步骤、结果判读、结果报告、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等。另附有的实验室诊断技术、性病实验室的安全防护及质量管理等介绍。
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4版) 电子书
为了落实国家的“四免一关怀”政策,指导免费艾滋病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治疗(以下简称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开展和推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于2005年4月出版发行了《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1版)》(以下简称《手册》),于2008年1月出版发行了第2版,于2012年6月出版发行了第3版。自《手册》发行以来,得到了广大基层艾滋病治疗医务工作者的认可。随着抗病毒治疗工作
全国伤害医院监测数据集(2013) 电子书
本数据集是对2013年全国伤害监测系统上报病例的汇总和分析,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主要包括全国伤害监测系统简介、数据报告流程、数据报告卡及相关定义,以及数据报告情况与数据质量评价;第二章至第四章为数据表格,分别介绍人口学特征、伤害事件基本情况、伤害相关临床特征。附录部分主要包括全国伤害监测系统监测点一览表、全国伤害监测总体方案等,方便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全国伤害监测系统和使用本数据集。
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报告(2014—2015) 电子书
本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基本情况,具体包括监测的目的,对象、内容与方法,抽样设计,数据采集、清理及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指标相关定义和标准,质量控制等;监测的主要结果,具体包括慢阻肺的患病情况、呼吸道症状情况,烟草烟雾暴露、职业暴露、室内空气污染等危险因素,慢阻肺疾病知晓、诊治与管理情况的流行状况;以及主要发现与建议等。本报告是第一部关于我国40岁以上居民慢阻肺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状况的报告,具有全国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