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视角看科学

转换视角看科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通过多种视角反复审视自然科学及其“周边”,本书立体地展示了科学的多面形象。

内容简介

视角决定了认知系统的结构关系和信息提取。刘兵教授是二阶科学探究(科学元勘)领域诸多新思潮的先行者,在超导史、科学哲学、科学编史学、科学传播、科普理论、科学文化、女性主义、地方性知识、科学与艺术、博物编史、视觉文化、环境保护、科学主义批判等专题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积累了独特的见识和经验。

作者简介

作者刘兵,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史、科学文化传播。

出版有《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等专著10种,《刘兵自选集》等个人文集8种,《超导史话》等科学史与科学文化普及著作5种,译著7种,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其它文章40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科学与艺术

科学与艺术关联的四个层次

时空中的身体和宇宙

构建艺术与科学的坚实基础

关于“智能化”与设计的若干哲学思考

一、关于“智能化”的概念

二、关于与设计相关的两个“拟人智能化”实例分析

三、人工智能

四、几点思考

“图”与“书”

一、图——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

二、书——现代书籍设计与内蒙古自治区蒙文书籍出版状况

三、蒙古族传统图案在现代蒙文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四、图与书——蒙古民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科学与性别

科学与性别:性别研究不可忽视的维度

从科学史与男性视角关注性别研究

缘起:从科学史切入性别研究

坚持:认同女性主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力量

反思:科学史、男性身份等尚需深入研究

性别视域下如何看“整容”技术的流行

杰出的女性科学家

中国妇女的环保实践与本土特点

一、引言

二、我国妇女参与环保的现状

三、我国妇女环保实践的本土特点

四、余论

性别与自然:生态女性主义漫谈

思考博物

梭罗、利奥波德与卡森,他们是什么“家”?

丛中人与丛中鸟:品读《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

官方与民间:科学传播与观鸟

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看鸟

“鸟人”的审美与科学

给《中国博物学评论》创刊号的贺词

医学文化

医学中的身体之多元性

一、引言

二、几个实例

三、医学中对身体的建构

四、与身体多元性认识相关的哲学立场

关于中药“毒”性争论的科学传播及其问题

一、引言

二、关于“毒”的概念与认识

三、不同医学理论下“毒”的认识的多元性

四、争议与分歧背后的哲学立场

五、科学传播视角下争议的可能解决思路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也许是对中医发展的一次重大打击

对民族医学的理解与医学理论的多元性

对话民族医学

一、中医是科学吗?

二、中西医能“融合”吗?

三、中西医如何并存共生?

1918年大流感和今天的新冠肺炎

转换视角看科学是2021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刘兵。

得书感谢您对《转换视角看科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科学的曙光 电子书
知名理论物理学和宇宙学家塔努·帕德马纳班力作,一部写给普通大众的简明科学史。
眼科学 电子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国内眼科一线专家组织编写的眼科学教材。
显微骨科学 电子书
系统介绍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科应用的现状与最近几年国际上的新理念、新技术及进展。
半小时科学简史 电子书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现代,科学不再仅仅是看不懂的化学公式,也不再是玩不转的高科技,科学离我们不再遥远,它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在无数科学家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更感受到了无怨无悔奉献的忘我精神。本书的出版,为我们揭开了科学的神秘面纱,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精神的真正内涵,为我们培养自己的科学态度、改善自己的工作状态、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方法。
胸椎外科学 电子书
脊柱外科医师和神经外科医师提供了一本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