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通过多种视角反复审视自然科学及其“周边”,本书立体地展示了科学的多面形象。
内容简介
视角决定了认知系统的结构关系和信息提取。刘兵教授是二阶科学探究(科学元勘)领域诸多新思潮的先行者,在超导史、科学哲学、科学编史学、科学传播、科普理论、科学文化、女性主义、地方性知识、科学与艺术、博物编史、视觉文化、环境保护、科学主义批判等专题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绩,积累了独特的见识和经验。
作者简介
作者刘兵,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史、科学文化传播。
出版有《克丽奥眼中的科学》等专著10种,《刘兵自选集》等个人文集8种,《超导史话》等科学史与科学文化普及著作5种,译著7种,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其它文章40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
科学与艺术
科学与艺术关联的四个层次
时空中的身体和宇宙
构建艺术与科学的坚实基础
关于“智能化”与设计的若干哲学思考
一、关于“智能化”的概念
二、关于与设计相关的两个“拟人智能化”实例分析
三、人工智能
四、几点思考
“图”与“书”
一、图——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
二、书——现代书籍设计与内蒙古自治区蒙文书籍出版状况
三、蒙古族传统图案在现代蒙文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四、图与书——蒙古民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科学与性别
科学与性别:性别研究不可忽视的维度
从科学史与男性视角关注性别研究
缘起:从科学史切入性别研究
坚持:认同女性主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力量
反思:科学史、男性身份等尚需深入研究
性别视域下如何看“整容”技术的流行
杰出的女性科学家
中国妇女的环保实践与本土特点
一、引言
二、我国妇女参与环保的现状
三、我国妇女环保实践的本土特点
四、余论
性别与自然:生态女性主义漫谈
思考博物
梭罗、利奥波德与卡森,他们是什么“家”?
丛中人与丛中鸟:品读《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
官方与民间:科学传播与观鸟
人这种动物为什么要看鸟
“鸟人”的审美与科学
给《中国博物学评论》创刊号的贺词
医学文化
医学中的身体之多元性
一、引言
二、几个实例
三、医学中对身体的建构
四、与身体多元性认识相关的哲学立场
关于中药“毒”性争论的科学传播及其问题
一、引言
二、关于“毒”的概念与认识
三、不同医学理论下“毒”的认识的多元性
四、争议与分歧背后的哲学立场
五、科学传播视角下争议的可能解决思路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也许是对中医发展的一次重大打击
对民族医学的理解与医学理论的多元性
对话民族医学
一、中医是科学吗?
二、中西医能“融合”吗?
三、中西医如何并存共生?
1918年大流感和今天的新冠肺炎
转换视角看科学是2021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刘兵。
得书感谢您对《转换视角看科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