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长序力荐的当代中国认知新读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继《我们误判了中国》之后,华文社与《环球时报》社又一强强联手的一本主旋律图书。全书的要旨是为讲好中国故事找到来自各个行业和地域的重要旁证。本书作者有来自国外的专家智库、有来自商业街的龙头企业代表、有深入第一线采访的记者大家、有国内外一流的专家智库,他们都是多年来观察并深入研究中国的人士。内容围绕十九大、一带一路、亚投行、高端访谈、经济、外交等展开。是一本为中国代言的正能量的图书。
作者简介
主编谢戎彬,《环球时报》副主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一 我一直看好中国
序言二 中国一定做对了什么!
第一章 中国式贤能政治
中国模式是高效治理和市场的结合
国际学界透过“中共学”解读中国
在美国“讲好中共故事”
研究中共的西方学者多师从费正清
研究中共治理方式成为趋势
提升软实力是中国明智战略
在中东欧感受中共号召力
“十三五”将稳固中国家庭信心
增速6.5%不出意料但也突然
继承“十二五”经济结构转型目标
聚焦家庭的不安全感
中国两会为何受世界关注
我不认为中国会崩溃,希望中国好——美国学者沈大伟与中国学者王文对话实录
“我必须要澄清,说中国崩溃不是我本意”
《中国的未来》与《美国的焦虑》
“中国改革需要很强势的领导人”
外媒看好中共
中共如何引领中国走向成功
中国更易出能干的领导人
中国领导人比我们的优秀
“贤能政治”令中国强大
第二章 深厚的中国文化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发展
中国百姓的生活和社会自由度有非常大的进步
追求富国梦、强国梦的中国还面临很大困扰
哈佛研究中心的重点是“世界上的中国”
中国想让大家都受益
中国是一股积极影响力
“—带—路”帮拉美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存在
“智利渴望成为亚太和拉美的交汇点”
“有兴趣看到中国参与地区一体化”
别把亚投行嵌入东西方模式之争
用美元而非人民币结算非常明智
围绕亚投行的紧张情势或将继续
亚投行专注基建投资但无关“模式”之争
首访选中国
当选总统后选中餐馆举行党内领导午餐会
“秘鲁有几条铁路想让中国来投资”
“中国游客来秘鲁,吃饭不是问题”
听德“隐形智囊团”谈牵手中国
德国看好杭州G20
把反恐合作课开到中国
德国智囊不走美式“旋转门”
感受欧洲困境之下的“中国观”
德国人怪默克尔自作主张,英国人怀念伊丽莎白时代
欧洲商界认准投资中国,“政治化”的学界却显悲观
“碎片化”的欧洲在中美间两头下注
以“中庸”之道共建亚太共同体
第三章 和平大外交
和平理念乃中国外交基石
中美须谨慎避免冲突发生
谁在主导着太平洋的秩序
民族主义确实很危险
断绝和中国贸易的说法十分荒谬
英中全面建交45载的荣耀与期待
马克龙与中国
中韩没有难解的迷局
零和还是双赢,菲律宾需想明白
“纸面的胜利”或置菲律宾于险境
“小”是我们与中国谈判的最好筹码
我们必须了解中国为什么要“赢”
士耳其与中国:共享历史,共创未来
中国需要一支现代化大洋海军
外交方式多样化
中国在卡塔尔展开体育馆外交
中国正以空前速度改变东南亚
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文明外交
匈塞铁路不只服务于中国利益
外媒怎么看
中国正成为最讨人喜欢的大国
从参与者到设计者,中国外交越发主动
第四章 “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对接
“一带一路”在重塑未来世界
不能只从西方视角看历史
“—带—路”在塑造未来的世界
“并不是说中国强大了,其他国家就会变弱”
“一带一路”开启全球治理新局
“一带一路”让中国变得与美国不同
美国应积极参与“一带一路”
欧洲未足够重视“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德企非常好的商机
欧盟夏天将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合作建高铁引起中方兴趣
中国制造会成为德国竞争对手
当“波兰梦”遇到“新丝绸之路”
波中经济关系现在最重要
希望“欧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成为现实
让“新丝绸之路”成为成功的故事
哈萨克斯坦积极对接“一带一路”
菲律宾想搭“丝路快车”重塑荣光
虚惊:菲律宾没被纳入“—带—路”?
媒体谈“一带一路”
埃媒:千万别错过“中国快车”
探究新丝路“双赢”的真实含义
第五章 创新驱动中国
中国有强大的企业家创新精神
创新驱动,中国的下一个战略优势
中国科研领域的投入已与欧洲看齐
尝到创新甜头的私企多于国企
创新也使跨国企业向中企取经
第三次工业革命,世界看向中国
没有中国货,“印度制造”是空口号
中印将同为21世纪制造业灯塔
中国仍是世界工厂,印度会是下一个?
中国正在向中高端制造跃升
中国公司驱动着“印度制造”
中国能靠外汇干预保持人民币稳定
开发大数据,中国优势明显
33年前,我们就看好中国
每年将推出3万个就业岗位
中企收购海外高端酒店是不错的投资方向
政治观点在任何酒店都是不应该存在的
外媒怎么看
渣打CEO:现在不是卖空中国的时候
摩根高管:摒弃对中国并购的偏执
澳首任驻华大使:我们活在“中国世界”
第六章 世界需要中国
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性史无前例
中国经济仍能保持强劲增长
供 给
需 求
投资收益
金融体系
合理的目标
中国经济再平衡是世界性机遇
美国经济还没能“向前冲”
中国经济再平衡潜力被忽视
世界经济大格局并未改变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减贫的典型
我眼中的中国经济不会崩溃
没有中国,欧洲经济会怎样
欧洲已经不再从地缘角度打量中国
“脱欧”对英国和欧盟都是伤害
欧洲觉得中国确实不是威胁
西化不再是主导趋势,中国化才刚刚开始
伦敦不该让中国投资者产生误会
太平洋岛国真诚欢迎中国崛起
索罗斯想“做空”中国注定失败
第七章 共享历史 共创未来
美国无法主宰世界,但它仍是最强大国
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取代美国
对“谁的世纪”问题讨论过多无益
中国更有可能避免别人犯过的错误
TPP没戏了,中国有戏吗
中美关系决定着全球化的未来方向
俄中应像松竹一样和谐伴生
俄对华信任超过中国人预想
澳大利亚对华深陷政策两难
全球化“寒潮”中的中国改革蓝图
变化中的世界亟须中欧增进合作
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地缘政治
基础设施是重要的全球公共产品
中国发展契合国际秩序深层演进
“—带—路”比“亚太再平衡”好
成全球性大国,中国需慎之又慎
中国要成为全球性大国代价高昂
中国需有大国支持和重要朋友
东亚和平,中美关系就稳定
跋 中国的发展不是说翻就翻的小船
编后记 让中国好上加好
我们看好中国是2017年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作者谢戎彬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我们看好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