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国货意识形成的心理机制研究

消费者国货意识形成的心理机制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研究中国情景下消费者国货意识形成的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

内容简介

国货意识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或消费者出于对本国或本民族的热爱、责任感以及忧患意识,而产生对本国产品认同、偏好和对外国产品负面抗拒的心理倾向。

在中国社会情境下,为什么有的消费者能够形成高国货意识,他们是如何克服或改变原有的来源国刻板印象、自利动机、面子观和炫耀攀比心理的,产生了哪些心理反应和心理变化,相应心理变量之间存在怎样的相关关系,受到哪些个体特质因素的调节?揭示这些问题不仅能为相关领域增加新的理论贡献,而且有助于为国货意识培养提供实践指导。

为此,本书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访谈、问卷调研和实验研究等多种方法,系统探讨中国消费者国货意识形成的线索来源与信息加工机制、自我调控的中介机制以及个体特质的调节机制,建构了国货意识形成的认知加工过程模型、“大我-小我-国货”平衡理论、自我调控机制模型等,提出了国货意识培养的引导策略。

作者简介

作者刘进平,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处成果科科长、讲师。研究兴趣为品牌与消费行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一)概念界定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四)对现有文献的简要评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案

第二章 质性研究

一、消费者国货意识形成的心理机制探索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三)范畴提炼与模型建构

(四)理论检验与命题发展

(五)小结

二、国货意识消费者与国货偏见消费者心理机制的比较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三)范畴提炼与心理机制分析

(四)小结

第三章 问卷调研

一、消费者国货意识形成的自我调控机制实证研究

(一)研究假设

(二)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三)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四)结构方程模型与假设检验

(五)控制变量的影响

(六)小结

二、消费者国货意识形成的个体调节机制实证研究

(一)假设推导

(二)研究架构与问卷设计

(三)数据收集与信效度检验

(四)社会情绪对国货意识形成的调节效应

(五)内隐人格对国货意识形成的调节效应

(六)小结

第四章 实验研究

一、消费者国货意识形成的信息加工机制实验

(一)研究假设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分析

二、消费者国货意识形成的自我调控中介机制实验

(一)研究假设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分析

三、消费者国货意识形成的个体特质实验

(一)研究假设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分析

四、实验总结论

第五章 扩展研究

一、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国货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三)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四)小结

二、消费者国货意识淡漠影响因素模型的探索性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

(三)范畴提炼与模型建构

(四)国货意识淡漠影响因素模型的阐释

(五)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与理论贡献

(一)研究结论

(二)理论贡献

(三)创新程度

(四)研究特色

二、对策建议

三、未来研究方向

(一)消费者自主品牌情感的驱动机理研究

(二)中国自主品牌形象提升研究

(三)国货信念培养研究

参考文献

一、外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附录一 高国货意识消费者访谈提纲

附录二 国货意识调查问卷(问卷调研)

附录三 国货意识调查问卷(实验研究)

附录四 消费者购买决策要素调查问卷

附录五 国货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的访谈提纲

消费者国货意识形成的心理机制研究是202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刘进平。

得书感谢您对《消费者国货意识形成的心理机制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镜映思维:人在社会中的自我形成 电子书
作者运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和见解,引导读者通过利用镜映的原理去理解自己、他人、社会文化对自己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学会利用大脑的功能,定向发展自己的优势。
“自我”与“他者”:齐泽克的意识形态主体性维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指出,齐泽克主体性的意识形态理论,实质上,就是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嫁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以拉康的无意识主体缝合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这种结合彰显出意识形态的主体间性、幽灵化和不可能性的理论特征。但这种缝合显然不可能完美无瑕。在理论上,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陷入了后结构主义的窠臼中;在实践上,滑入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泥沼之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批判性地考察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电子书
揭示现代政治、社会、组织运行的心理学密码。
离异家庭儿童心理研究 电子书
直面离异儿童的生存困境,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心理研究 电子书
心理与行为研究的角度与方法观察分析农村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充满科学严谨之风的同时,亦饱含人性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