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民事公益诉讼制度首次落地,保护环境与消费者利益。
内容简介
作为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有效方式,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首次在法律上确立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颁布了《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民事公益诉讼的话题日益受到关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第一章 民事公益诉讼概述
第一节 “公共利益”之概念辨析及识别标准
第二节 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 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民事公益诉讼的范围
第二章 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法哲学视角下的民事公益诉讼
第二节 政治学视角下的民事公益诉讼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学视角下的民事公益诉讼
第三章 民事公益诉讼激励机制研究
第一节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成本—收益”机制不合理
第二节 公共利益的不确定性与公益诉讼障碍
第三节 公益“滥诉”问题及其控制
第四章 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研究
第一节 原告资格的内涵探讨
第二节 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第三节 多数人纠纷解决程序与民事公益诉讼
第四节 社会团体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
第五节 公民个人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
第五章 健全民事公益诉讼程序
第一节 民事公益诉讼的司法管辖
第二节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证据规则
第三节 特定程序保障
第四节 民事公益诉讼判决效力
结语
参考文献
民事公益诉讼理论问题研究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白彦。
得书感谢您对《民事公益诉讼理论问题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