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制度专题实证研究

民事诉讼制度专题实证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对民事诉讼制度的专题研究。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选择若干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深入司法实践,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法官访谈、召开小型座谈会、司法实践观摩、收集统计数据、查阅案卷和法院内部刊物等方式,全方位地对所选取的民事诉讼制度专题展开实证考察,并在进行必要理论阐释和制度反思的基础上,进而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与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

作者廖永安,男,1972年生,湖南安化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法学学士(1994)、硕士(1997),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2004),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2004—2006),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波士顿分校访问学者(2010—2011)。1997年起在湘潭大学任教,1998年破格晋升为讲师,200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200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2005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任湘潭大学副校长,“法治湖南建设与区域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诉讼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精品课程“诉讼证据法学”主持人,兼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法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

研究领域主要为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与调解法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第一篇 基本审判制度专题

第一章 合议制度运行现状考

一、制度设置的离合与滞后

二、实践运行的歧途与异变

三、裁判结论形成中的冲突与博弈

四、结语

第二章 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运行现状与反思

一、审委会理论构建上的错位

二、审委会实践运行上的困境

三、审委会运作不畅的原因透视

四、审委会的功能反思

五、审委会废除后的制度构建

第三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透视与改革路径

一、样本解构: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有多远

二、现象解读:理想为何难以照进现实

三、路径解析:忠于理想还需面对现实

第二篇 诉讼保障制度专题

第四章 民事送达制度的运行现状与改革探索

一、民事送达制度运行现状的个案考察[1]

二、法院对民事送达制度改革的尝试及其实践特征

三、民事送达行为属性的再认识与民事送达制度功能的科学定位

四、民事送达制度之合理构建

第五章 诉讼费用制度在民事调解中运行情况的实证考察

一、诉讼调解中的诉讼费用制度

二、案件受理费的交纳与诉讼调解

三、当事人协调确定案件受理费的负担与诉讼调解

四、法院决定诉讼费用的负担与诉讼调解

第六章 民事诉讼费用负担的实证考察与改革路径

一、应然之理:民事诉讼以败诉方负担为原则的理论依据

二、现实之惑:捉摸不透的负担结果

三、缘由之思:制度缺陷与外部原因

四、改革之路:诉讼费用负担原则的完善与突破

第七章 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的转型与变革

一、憧憬与困境:个案之跟踪考察

二、制约与冲突:当前民事诉讼费用之制度性缺陷

三、解构与重塑:民事诉讼费用制度改革之出路

第八章 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的价值阐释与现状考察

一、引言

二、理想蓝图:专家辅助人制度的立法价值

三、现实困境:专家辅助人制度的运行现状

四、未来路径:专家辅助人制度之反思与重构

第三篇 诉讼程序专题

第九章 民事诉讼立案制度的运行现状与改革路径

一、问题意识及分析范式之设定

二、话语功能:从不予受理适用的理由进行分析

三、实践功能:从立案审查的处理结果分析

四、功能背离的双重解释

五、改革进路

第十章 小额诉讼的制度设计与实践

一、制度实践:小额诉讼运行中的“成绩”与“水分”

二、制度设计与制度实践的偏差

三、价值追问:小额诉讼的合理定位

四、路径修正:小额诉讼回归司法实践的可能

第十一章 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实证考察与反思

一、基于历年全国法院司法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

二、基于全国部分中级法院民事案件的微观考察

三、域外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几点经验与做法

四、对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价值与功能的再认识

五、改革与完善我国民事发回重审制度的几点建议

第十二章 民事二审书面审理制度的实践困境与改革路径

一、民事二审书面审理的存在——审理方式的简便与经济

二、民事二审书面审理的困境——诉讼规律的异化与失范

三、民事二审书面审理的完善——审理程序的创建与改革

第十三章 申诉终结机制的实践探索与改革

一、申诉终结机制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二、申诉终结机制建构的法理基础

三、申诉终结机制的科学定位与完善

第四篇 非讼程序专题

第十四章 民事“诉调对接”机制的实践困境与改革探索

一、应然状态:民事诉讼“诉调对接”的理想期待

二、实然状态:民事诉讼“诉调对接”的现实尴尬

三、改革路径:民事诉讼“诉调对接”机制障碍的破解

第十五章 瑕疵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实践探索

一、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

二、有瑕疵的人民调解协议的考察

三、有瑕疵的人民调解协议适用司法确认程序存在的问题

四、妥善处理有瑕疵的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问题的对策

第十六章 我国人民调解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现状与未来

一、人民调解员职业化的内涵辨析

二、人民调解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现状考察

三、人民调解员队伍职业化之必要性分析

四、人民调解员队伍职业化之可行性分析

五、我国人民调解员队伍职业化的实现路径

第十七章 实现担保物权非讼程序运行现状考

一、关于案件分布区域的分析

二、关于案件申请人类型的分析

三、关于案件审理时间的分析

四、关于案件审理结果的分析

五、关于案件申请费用缴纳情况的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一、期刊论文类

二、著作译著类

后记

民事诉讼制度专题实证研究是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廖永安。

得书感谢您对《民事诉讼制度专题实证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实证法学研究(第一期)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一期。
实证法学研究(第二期)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二期。
法律文化研究(第十四辑):英国法律文化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集刊《法律文化研究》的第十四辑,以英国法律文化为专题。
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二辑):家户法律传统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二辑,以家户法律传统为专题。
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三辑):敦煌、吐鲁番汉文法律文献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三辑,以敦煌、吐鲁番汉文法律文献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