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的贾平凹

全球视野下的贾平凹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贾平凹的创作“忠于地”,他和他的人物都是“地之子”。这也是中国文学澄明家国意识、拓展世界眼光的必要前提。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学系列之一。主要由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主编策划,主要对贾平凹的创作进行探索和提升进行研究,是一本让全世界了解贾平凹笔下的中国文化之著作。 全书分成四部分,第一部分贾平凹小传,第二部分为贾平凹研究综述。第三部分是国内贾平凹研究多年来佳作精选,第四部分来自海外的文章。 这套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学系列试图帮助学者们认识到中国文学不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断地被接受,被阐释从而获得不断的再生的过程。

作者简介

编者陈晓明,1959年生,福建人,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后现代理论批评研究。出版有《无边的挑战》《德里达的底线》《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众妙之门》《无法终结的现代性》等著作20余部。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担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总序

贾平凹小传

贾平凹小传

贾平凹研究综述

贾平凹研究在中国

贾平凹作品的海外传播与影响研究

贾平凹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

贾平凹研究国内篇

谈贾平凹作品的描写艺术

贾平凹散文《月迹》序

商州:贾平凹的小说世界

生命审美化——对贾平凹人格气质的一种分析

心灵的挣扎——《废都》辨析

《废都》漫议

贾平凹论

人与文化:“乡下人”的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比较论

面对今日中国的关怀和忧患——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土门》

贾平凹的文学意义

论贾平凹

生存的忧虑——贾平凹精神人格分析

重读《废都》

尊灵魂,叹生命——贾平凹、《秦腔》及其叙事伦理

贾平凹的道行

庄之蝶论

暴力叙事与抒情风格——贾平凹的《古炉》及其他

与天为徒——论贾平凹的文学观

贾平凹与琴棋书画

我眼里的贾平凹

他“披着狼皮”写作——从《怀念狼》看贾平凹的“转向”

老生梦蝶几人醒——贾平凹的《老生》

贾平凹与当代小说文化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在空白的尽头或背后——贾平凹《空白》阅读散记

“念头”无数生与灭——读《山本》

贾平凹研究国外篇

蝇眼、残墙和贾平凹固执的怀旧

阳刚之气的阉人——贾平凹《人极》中的男性政治

贾平凹创作道路上的第二个转机

当代中国,虱子与人的共同体建构

世界文学中的贾平凹

丑石——贾平凹译介

《废都》书评

贾平凹创作系年

贾平凹创作系年(1973—2018)

编后记

全球视野下的贾平凹是2019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晓明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全球视野下的贾平凹》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全球化语境中的莫言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宏观探讨莫言小说全球化发展的著作。
创业情怀(下) 电子书
本书共计收录了101位作者的138篇文章,这些作者都是1968年之后的10年中参与“创业农场”垦荒建设的各地知青。他们以创业铭心的情怀,描绘了3000多名知青战友共同经历的点滴往事,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那段特殊历史中这群年轻人的人生磨砺。
性别视角下的天津文学与当代文化 电子书
本书以地域文学作品与当代文化现象为媒介,对性别理论进行了现实呈现。书中首先对女性主义的产生,以及黑人女性主义和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理论进行了解读和阐释,是因为最初的女性主义思潮和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的形成背景与中国女性的处境有颇多相似之处;其次,从性别理论视角对天津这一地域的代表作家作品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性别理论的视角对当代中国一些与性别相关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展现了诸多现象中所包含的性别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