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革新与社会结构变迁:近代机器缫丝技术应用的比较研究

技术革新与社会结构变迁:近代机器缫丝技术应用的比较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中国近代机器缫丝技术的应用为素材,通过深入分析士绅、缫丝工人和蚕农等群体在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行为,探讨了技术革新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联。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在1860-1936年间,拥有资金、技术、市场等经济优势的长江三角洲的机器缫丝业一直落后于珠江三角洲;生产效率更高的长三角工人的工资也一直大幅落后于珠江三角洲。基于翔实的史料和严密的逻辑推理,研究发现,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着组织结构和社会结构,同时还进而影响到相关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组织能力等,由此决定了各个群体获取技术红利的能力。而各利益相关群体共享技术红利,也是新技术成功应用、快速应用的关键所在。比较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导致群体利益冲突的社会结构存在更大的不稳定性,并有向利益共享型的社会结构转变的趋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第一章 近代机器缫丝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机器缫丝技术引进之前的近代缫丝业

一、蚕桑业概况

二、缫丝技术

第三节 近代机器缫丝技术的引进和应用

一、近代缫丝技术变革的诱因

二、近代机器缫丝技术的引进

三、机器缫丝技术与手工缫丝技术的效率比较

第四节 近代机器缫丝业的发展及其区域性

一、近代机器缫丝业的发展

二、近代机器缫丝业发展的区域聚集性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近代工业化

一、机器缫丝技术的应用及机器缫丝业发展研究

二、机器缫丝厂内部管理及经营研究

三、近代工业化研究

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二节 技术变革与组织/社会变迁研究

一、经济学的技术决定论:技术进步决定经济增长与就业结构

二、社会学的技术决定论:技术“决定着”社会和组织结构

三、技术的社会建构论:技术的社会属性

四、技术—社会互构论: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规制

五、从技术进步到社会发展:共享技术红利

第三章 长三角机器缫丝业的发展困境

第一节 长三角机器缫丝业长期落后于珠三角

一、长三角机器缫丝业长期落后于珠三角

二、长三角蚕茧的商品化程度远低于珠三角

三、长三角机器缫丝业规模长期落后于珠三角

第二节 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地机器缫丝技术的应用环境比较

一、长三角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二、长三角的市场优势更突出

三、长三角蚕茧生产的总量和质量更高

四、长三角机器缫丝厂单位产量更高、蚕丝质量更高、价格更高

第三节 长三角丝厂长期陷入蚕茧短缺困境

一、长三角丝厂长期面临蚕茧短缺困境

二、珠三角丝厂蚕茧供应充足

第四章 就业机会决定蚕农对新技术的态度

第一节 专业分化危及部分蚕农利益

第二节 长三角:蚕农难以获得就业机会和替代收入

一、家庭间、地区间的专业分化

二、未能获得就业机会和替代收入的传统蚕区努力维持家庭手工缫丝

三、相对受益的新兴蚕区更快实现专业分化

第三节 珠三角:蚕农轻易获得就业机会和替代收入

一、发生于家庭内、乡村内的专业分化

二、蚕桑业的发展加速了蚕茧商品化

第四节 专业分化模式影响就业机会和替代收入的获得

第五章 从农民到工人

第一节 农民向工人的转化

一、从家庭妇女到工厂女工

二、缫丝女工规模的发展

第二节 职业化过程中的适应问题

第六章 社会地位、组织能力与技术红利的分配

第一节 珠三角缫丝女工低产出、高收入

一、产值更低的近代珠三角缫丝女工工资更高

二、经济因素未能解释珠三角女工的相对高工资

第二节 珠三角缫丝女工社会地位高、组织能力强

一、珠三角缫丝女工多次成功延缓技术革新

二、珠三角女工的社会地位与组织能力:自梳女

第三节 技术应用方式构建了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组织能力

一、技术应用方式构建了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组织能力

二、结论与讨论:社会地位与组织能力是工人获取技术红利的根本保障

第七章 士绅的技术观及其早期应对行为

第一节 士绅的技术观

一、士绅的界定

二、士绅的技术观

第二节 士绅技术观的转型

一、士绅技术观的转型

二、经济理性的缺乏

第三节 士绅对机器技术的早期应对行为

一、士绅对机器技术的早期接触

二、部分士绅参与机器技术的应用

三、机器缫丝技术应用与士绅态度的转变

第八章 士绅技术观转型的社会经济基础

第一节 士绅在近代地方社会中的地位

第二节 珠三角士绅短暂抵制后全面参与

一、源于价值理念的抵制

二、经济利益与社会地位的考量

三、丝织业者的抵制

四、珠三角士绅的全面参与

第三节 长三角传统蚕区士绅持续抵制机器缫丝技术

一、买办型士绅积极参与机器缫丝业

二、传统蚕区士绅积极维持手工缫丝,持续抵制机器缫丝技术

第四节 士绅技术观和应对行为转型的社会经济基础

一、珠三角:利益共享带来全面参与

二、长三角:利益受损带来持续抵制

三、技术应用方式影响着士绅分享技术红利的机会与能力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技术红利的共享是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

一、技术红利共享是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

二、技术应用方式影响着技术红利的分配

第二节 技术特质影响技术红利的分配

一、低固定投入技术具有更高的社会接受度

二、劳动力密集提高了利益共享程度

三、技术革新应以适用性为基础

第三节 迈向利益共享型结构

一、珠三角:利益共享型变革

二、长三角:利益冲突型变革

三、迈向利益共享型结构

第四节 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技术革新与社会结构变迁:近代机器缫丝技术应用的比较研究是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茂元。

得书感谢您对《技术革新与社会结构变迁:近代机器缫丝技术应用的比较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低碳技术国际竞争力比较与政策环境研究 电子书
中国低碳技术“走出去”是否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国际竞争力?与全球先进国家相比,中国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实现中国低碳技术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本书对此作出了一一解答。
技能形成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 电子书
分析比较了德、美、新、中四个国家的技能形成制度的演化历程、利益冲突、制度构成。
公共债务风险的国际比较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回顾世界公共债务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着重以全球最有代表性的经济体——美国、英国、日本以及中国为考察对象,从财政收支结构、财政预算理念以及开放宏观经济学的视角比较分析公共债务不断扩张的内在机理,检验公共债务扩张的宏观效应以及与债务危机之间的关系,思考构建约束公共债务过度扩张的方法体系,从而为中国公共债务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中外金融组织变迁:基于市场-技术-组织的视角 电子书
本书在长时段、中外比较的视角下,按市场-技术-组织分析框架,梳理和归纳金融组织演进中变与不变的内涵。
RPA财务机器人应用 电子书
《RPA财务机器人应用》共有四篇,理论篇、流程分析与设计篇、流程开发与部署篇、流程测试与运维篇。本书是财会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新形态教材之一。本书从内容上,与市面上大多数实训型的RPA教材不同,融入了RPA构建的理论内容,即先从RPA财务机器人概论、财务机器人全生命周期、财务机器人关键项目文档、财务机器人项目团队及职责四个方面介绍了进行RPA流程设计及开发所需的必要理论性知识。然后从第五章开始,结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