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陈振濂揭示中日绘画互动,重构近代绘画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从近代史背景探讨出发,首先点出近代中国文化中“日本模式”存在这一重要事实;对“美术”词源加以考证并追溯其背后无所不在的“观念”问题;论及油画引进、裸体画之争、“美术革命”论战等重大事件,又以大量资料双向考察了近代到中国的日本画家、赴日本的中国画家的艺术成果,更从绘画史学、绘画理论两个主要领域和中日近代美术教育方面的比较研究中探讨近代中日绘画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作者简介
作者陈振濂,1956年生于上海。1979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攻读研究生,19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专家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陈振濂以创作、理论、教育三方面的开创性成果享誉当代。四十年来共出版学术专著六十三种,内容涉及古典诗歌、中国画、书法、篆刻等方面,并旁涉日本书法、绘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新刊前言
问题的提出 [楔子]
第一章 近代中日绘画交流的背景探讨
第一节 横向的比较:以社会政治和文学艺术为中心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纵向的比较:以古典绘画传统与近代模式转换为中心的比较研究
第二章 近代中日美术观念的迁移
第一节 关于“美术”一词的语源
第二节 关于油画引进问题
第三节 关于裸体画之争
第四节 关于“美术革命”的论战
第三章 赴华的日本画家们
第一节 以非美术方面理由为目的的访华活动
第二节 以美术古迹考察为目的的访华活动
第三节 以与中国画家交流为目的的访华活动
第四章 赴日的中国画家们
第一节 前期:作为个人行为的交流活动
第二节 中期:作为集团组合方式的交流活动
第三节 后期:作为理性吸收构成创作流派的交流活动
第五章 近代中国绘画史学研究中“日本影响”的考察
第一节 同类史学研究成果在中日的绝对时间比较
第二节 中国绘画史学研究中的“日本影响”痕迹
第六章 近代中国绘画理论研究中“日本影响”的考察
第一节 著作的借移:陈师曾·例外的黄宾虹
第二节 论文中的日本痕迹:《东方杂志·中国美术专号》
第三节 沿袭与批判并存:以傅抱石为例
第七章 近代日本学者关于中国绘画史论研究的成果考察
第一节 通史研究
第二节 纯理论研究
第三节 专题研究
第八章 近代中日美术教育的交流
第一节 近代中日泛文化教育大背景的考察
第二节 近代中国美术教育的起步与日本
附录一: 近代中日美术展览形式的交流
附录二: 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年表
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参考书目
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是2019年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振濂。
得书感谢您对《近代中日绘画交流史比较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