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 《五百年来谁著史》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的代表作品,自出版以来,广受关注,荣获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全国优秀图书排行榜榜首等诸多殊荣,并入选《中国高层领导荐书集萃》。

2. 2018年全新上市典藏版,采用布面烫金工艺。作者在原稿基础上三度修订,精益求精。

3. 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阅读《五百年来谁著史》这一探讨中国金融改革的经典之作,恰逢其时。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基层组织”“财政金融”“世界大势”为三个支点,重新审视了公元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从地缘政治的变动、财政金融体制和政治变革的角度,重新回答了“李约瑟之谜”——即“近代中国何以落伍”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理论与现实结合、政治与民众结合、财政金融制度与生产发展和民生结合,乃是中国复兴和中国道路的三个关键点。

本书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观点:诸如“官无封建、吏有封建”,“国家组织能力”,战争国债与资本主义体制,琉球及恰克图贸易对于中国发展的长远意义等,在党政干部、海内外学术界及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列2010年度全国优秀图书排行榜总榜名(《新闻出版报》),并入选《中国高层领导荐书集萃》(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和2010年度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作者简介

韩毓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著作获得的主要奖项有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并且两次获中国好书奖,三次获“五个一工程奖”。著作已被翻译为英语、日语、韩语、意大利语、荷兰语、尼泊尔语等多种语言。代表作包括《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和《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等。

章节目录

2018 年版序言 III

第三版序言 VII

第二版序言 XXVII

版序言 XXXV

上篇 漫长的16世纪

导 语 003

节 “无发展的增长”与“科学发展” 011

第二节 历史与迷信 053

第三节 “当中国称霸海洋” 113

第四节 回首射雕时,万里暮云平 147

第五节 “隆庆元年”(1567),世界史的大转折 169

第六节 重写《甲申三百年祭》 203

第七节 黄仁宇为什么要讲毛泽东的好话 223

第八节 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 259

小 结 “中国道路”与世界史问题 283

下篇 漫长的19世纪

导 语 309

节 重新思考19 世纪 315

第二节 中国为什么被打败 345

第三节 国债与资本 373

第四节 从康德到列宁 417

第五节 作为“中国方法”的《大同书》 471

第六节 “出乎意料”的现代性及其后果 525

注 释 555

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是2018年由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韩毓海。

得书感谢您对《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世界史(第四辑) 电子书
本辑以“新时代的南亚史研究”为主题展开讨论。
新世界史(第一辑) 电子书
本辑以“什么是世界史:跨越国界的思考”为主题展开讨论。
中国现代史 电子书
本书论述1919年至1949年的历史,从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到国民党统治的崩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良良与汶汶(良良的世界系列) 电子书
本书延续了“良良的世界”系列读物的故事线索,向孩子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汶口文化。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探究与传播 电子书
本书共两个部分,一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探究与传播,包括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文化景观,如:莫高窟、长城、古建筑复杂的武当山、布达拉宫、三孔、平遥古城、苏州园林等等;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与传播,包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如昆曲、书法、剪纸、端午节、妈祖信仰与习俗、丝绸工艺、针灸、皮影戏、木活字印刷、福建木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