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系列丛书在选编上,收入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粹,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有序、精神有源的特点。
二、本书系《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合编,其中《百家姓》为选本。主要阅读对象为中小学生。
三、本书编辑之目的,在于将早期的识字教育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品质培养巧妙地融为一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启发少年儿童的灵感,陶冶他们优雅的情操,培养高尚的品德,引导其向善、向上,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让人生有根。
四、本书集《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体,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教育启蒙读本,通过阅读传统经典以培养谦让、孝悌、诚信、友爱的优秀品质。
五、本书依照阅读的逻辑及学生成长之需,先列“全书诵读”,再分列“正文”“注释”“译文”“阅读链接”等,并依文中具有成长、教育意义的内容,设置“成长启示”以及“品读思考”,全书最后列出“本书经典名句记忆”“本书相关名言链接”以及“读后感”。
六、本书“注释”“译文”部分,参考各家精妙、正确的注解,力争浅白、明了;“成长启示”则针对学生成长需要,配合时代意义,做恰当的引导;“品读思考”在于启迪学生思辨的能力;“本书经典名句记忆”“本书相关名言链接”更贴近学生学习和阅读的实用性、导向性;“读后感”则是将本书的阅读感悟或得到的启示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编,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特别注重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全书文字通俗易懂,韵律优美,内容符合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它有多个版本,本书以南宋学者王应麟所编《三字经》为底本。其实无论哪个版本的《三字经》,它的成书都非一人一时之功,而是经各朝各代编补修订而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广泛,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其核心思想是“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能了解常识、传统国学和历史故事,以及故事
中蕴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本传统的儿童识字读本,追根溯源,集中国常用姓氏之大全。据文献记载,它成文于北宋初年。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本书精选了其中一部分。《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它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原因。
《千字文》
《千字文》是中国古代启蒙教育读本,由南北朝时期梁朝周兴嗣编纂。全文为四字句,由一千个不重复汉字组成,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涵盖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等多方面的知识,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是影响很大的中国儿童启蒙读物。
3个阅读要点
重点阅读《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内容,做到能够背诵。本书系《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合编,其主要阐述的是对善、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的论述。从文化之根寻求同源,运用圣贤的智慧,熏习我们
从小就明事理、讲道德、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从小就能把握住人生之根本。
重点掌握里面的典故。俗话说“熟读三百千,可知千古事”。
内容简介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编,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弟子规》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有德有才之人的读物。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为古代启蒙教育的著名教材。《三字经》形式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三字经》的核心思想包括了“仁、义、诚、敬、孝”,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成书于北宋初,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它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中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
《千字文》乃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每四字一句,句句押韵,前后贯通,条理清晰。其内容涵盖了天文、自然、修身养性、人伦道德等方面,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
作者简介
张琼,暨南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广东财经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清中叶岭南四家诗歌创作研究》一部,曾主持教育部、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课题的研究。
国学经典 今注今释是201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国学经典 今注今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