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芯片设计

人工智能芯片设计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人工智能芯片设计》介绍了人工智能芯片相关的基础领域知识,分析了人工智能处理面临的挑战,由此引出《人工智能芯片设计》的重点:人工智能芯片的架构设计、数据复用、网络映射、存储优化以及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等领域前沿技术。《人工智能芯片设计》还讨论了新研究成果,并辅以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后展望了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的发展方向。

章节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第2章 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 3

2.1 人工智能 3

2.2 神经网络 4

2.2.1 人工神经元 5

2.2.2 激活函数 7

2.2.3 人工神经网络 9

2.3 深度神经网络 10

参考文献 15

第3章 智能计算的挑战 17

3.1 基本网络层的数学模型 17

3.2 基本网络层的计算特点 19

3.3 智能计算的挑战现状分析 21

3.3.1 访存能力 21

3.3.2 功耗控制 21

3.3.3 架构通用性 22

3.3.4 稀疏性 23

3.3.5 混合精度计算 24

3.4 智能计算平台现状 24

参考文献 28

第4章 人工智能芯片架构设计 30

4.1 研究现状 30

4.1.1 时域计算架构 30

4.1.2 空域计算架构 33

4.2 现状分析 37

4.3 多粒度可重构计算架构 38

4.3.1 系统总体架构 38

4.3.2 计算数据流 45

4.3.3 基于融合数据模式的存储划分 48

4.3.4 按需动态阵列划分 51

4.3.5 实验评估 53

参考文献 54

第5章 人工智能芯片的数据复用 57

5.1 输入数据复用 57

5.2 输出数据复用 62

5.3 权重数据复用 64

5.4 混合数据复用 67

5.4.1 工作流程和调度框架 68

5.4.2 实验结果 70

参考文献 72

第6章 人工智能芯片的网络映射 74

6.1 单层网络映射方法 74

6.1.1 典型分块方法 74

6.1.2 屋顶线模型 75

6.1.3 单层网络映射的建模与求解 76

6.1.4 单层网络映射方法的延伸与扩展 78

6.1.5 单层网络映射方法的缺点 80

6.2 级联网络映射方法 81

6.3 复杂网络映射方法 83

6.3.1 层级时间映射方法带来的资源浪费 84

6.3.2 层聚类方法 85

6.3.3 多个层聚类并行映射方法 87

6.3.4 复杂网络其他特性的利用 89

6.3.5 复杂网络映射优化结果 90

参考文献 92

第7章 人工智能芯片的存储优化 95

7.1 高密度片外存储技术 96

7.1.1 三维集成存储器技术 96

7.1.2 3D DRAM的高温问题 98

7.1.3 高温问题的解决思路 99

7.1.4 计算架构优化 99

7.1.5 优化框架 105

7.2 高密度片上存储技术 110

7.2.1 实验分析平台和优化方向 112

7.2.2 训练层次优化:数据生存时间感知的训练方法 114

7.2.3 调度层次优化:神经网络分层的混合计算模式 115

7.2.4 架构层次优化:刷新优化的eDRAM控制器 117

7.2.5 实验结果 117

参考文献 120

第8章 人工智能芯片的软硬件协同设计 124

8.1 低位宽神经网络 124

8.1.1 线性量化 125

8.1.2 非线性量化 126

8.2 稀疏化神经网络及其架构设计 127

8.2.1 利用激活稀疏性 128

8.2.2 网络剪枝 129

8.2.3 压缩网络架构 131

8.3 二值神经网络 132

8.3.1 二值神经网络背景 132

8.3.2 面向二值/三值神经网络的计算架构优化 132

参考文献 137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141

9.1 本书内容总结 141

9.2 未来展望 141

彩图

人工智能芯片设计是202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尹首一等。

得书感谢您对《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5G NR物理层规划与设计 电子书
权 威推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领域专家 邬贺铨院士倾情作序。 特色亮点:本书特点是7个章节都有一张彩色的内容概览图,读者可以对5G NR物理层的规划和设计一目了然,对深入了解全书的内容更有把握。 方法:本书提供了一种对3GPP协议的学习方法,读者可以利用本书的方法,不断更新知识。 工具:本书以5G技术和通信协议为基础,是一本从理论分析到规划设计建设实践的工具书。 本书知识点全面 系统:读者可以全面掌握5G NR的物理层信道、物理层过程、物理层参数等。 专业:与5G部署相结合,对5G NR的峰值速率、控制信道容量、频率配置方法、适用场景等分析到位,实操性强。 作者实力:本书作者均在项目一线从事无线网规划、咨询、设计多年,有非常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 实践指导:本书侧重于理论结合工程实践,从系统参数到原理实现,从通信设备到工程建造都有详细介绍。 知识强化:无论读者是否参与过5G试验网,从事5G技术工作或者学习人员都可强化自己的通信系统知识,掌握基本的5G技术,会使你收获颇丰。
5G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标准详解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5G系统设计与标准的图书,书中内容涵盖了5G系统从标准体系到接口、从物理层到高层、从基带到射频的各个方面,对需求、技术及标准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 电子书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领域的专家邬贺铨院士作序并推荐。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书中有8章内容,各内容单独成章节,可以有的放矢;本书特点是每章节都有一张彩色的内容概览图,读者可以对5G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更有层次感,架构感,对深入了解全书的内容更有把握。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是一本以5G技术和通信协议为基础,从理论分析到规划设计建设实践的工具书。书中对5G无线网关键技术、空口物理层协议,基站覆盖、容量基本能力分析,基站设备的发展演进,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室内覆盖系统方案都有详细的介绍。 《5G无线网络技术与规划设计》一书的作者均在项目一线从事无线网规划、咨询、设计多年,有非常丰富的工程项目经验,本书与市场中的同类书相比,更侧重于理论结合工程实践,从系统参数到原理实现,从通信设备到工程建造都有详细介绍,无论是参与过5G试验网,还是初次接触5G的人员均可受益,均可强化自己的通信系统知识,掌握基本的5G技术,收获颇丰。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与维护 第2版 电子书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从事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维护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1.本书内容全面,实用性强,不仅介绍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和施工基本情况,还结合实际工程建设经验阐述了防护措施、维护、工程安全评估等内容,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了相关的强制性标准规范内容。 2.专业:通信线路工程师手边书,作者30多年通信线路工程设计、施工和项目管理相关工作的经验总结。 3.经典:第1版热销9年,累计重印24次。 4.及时:更新相关规范和标准,增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和通信管道人(手)孔标准图。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电子书
本书作者在大唐电信集团长期从事多天线波束赋形技术研究开发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丰富经验,能够从工程技术与标准化角度为读者提供深入独到的见解。同时,东南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相关领域的资深学者也作为部分章节的负责人参与了撰写工作,进一步从理论层面增强了此书的参考价值。 此前,业界没有对大规模天线原理和工程应用进行系统阐述的书籍,适应将到来的5G研究和应用热潮。国际标准化组织目前正在开展5G标准制定工作,我国也将在2020年部署5G网络。 本书体现了国内在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领域中“产、学、研、用”紧密协作的研究成果。